觀察追蹤

《工商時報》社論指出,2022年可能發生的重大金融事件之一,就是美國政府正式出手,推動國會立法規範數位貨幣,目標則是宣稱與法定貨幣連結的「穩定幣」。穩定幣是設計成釘住法定貨幣的數位貨幣,主要功能在扮演從法定貨幣與比特幣、乙太幣等數位貨幣交易、以及去中心化金融合約(De-Fi)時的轉換平台。

全球氣候異常下,2021年初臺灣本土遭逢嚴重乾旱,不僅全臺水情吃緊,連高科技產業重鎮新竹科學園區也面臨用水供應斷層的窘境。

此時歐洲正努力應付史上最糟的能源危機之一,德國卻仍將按照原定計畫,準備在年底前關閉半數核電廠,此舉恐進一步加劇歐洲能源短缺的壓力。

針對上周六公投結果,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表示,人民再次用選票表達了對於核四安全的疑慮且是四個議題中同意與不同意差距最大的,也讓朝野都能夠了解台灣能源已經沒有退路了,積極建構再生能源將是最快速且能補足企業對綠電需求的不二法門。

氣候危機日漸嚴峻,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卻拖過一年又一年,何時送入立法院審議仍遙遙無期。

金管會2公布2022年度金融檢查重點,金管會檢查局副局長陳在淮指出,明年金檢重點有三大項,一是金融消費者保護、金融友善服務、公平待客(含身心障礙與銀髮族客戶權益保護);二是資安管理及個資保護;三是公司治理(含吹哨者檢舉制度)與風險管理(含不動產授信業務及大陸地區暴險管理)。

台灣廉價的油水電還能撐多久?這個衝擊不會比通膨小的大麻煩,誰敢處理誰有種,可偏偏二十幾年下來,台灣還沒等到有膽的偉人!

環保署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為蒐集更多意見,本周接連舉辦三場修法研商會,今(20)日首場研商會討論議題鎖定修法總則及各部會權責分工,出席民間團體多認為,應明確在條文中指定權責部會,避免部會間「踢皮球」,環保署表示,後續會再邀集各部會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