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環境部昨(25)日公布最新減碳成績單,據2024年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台灣2022年淨排放量年減4.07%,較基準年2005年減少1.77%,環境部表示,台灣經濟成長與碳排脫鉤,2022年經濟成長率2.6%,排碳卻能不增反減。不過雖2022年回到碳排降低的軌道,但距離2025年較基準年減碳10%、2030年較基準年減碳23%至25%的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

本國銀行最賺錢時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開三大要求。金管會25日舉行銀行總經理會議,是彭金隆上任後首次與所有國銀總經理面對面,他在會中提三大期待,一是現在為國銀獲利及經營體質「最好的時期」,應要晴天儲糧、強化資本;二是推動普惠金融,三是金融防詐。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5日在遼寧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表示,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了回升向好的態勢,第一季季經濟總量年增5.3%,實現良好開局,中國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全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

台灣半導體優勢不斷吸引全球半導體大廠來台投資。繼美商輝達和超微宣布來台設立研發中心後,同樣是美系,且居全球半導體蝕刻設備龍頭柯林研發也計畫在台成立研發中心。 三個隱憂仍是關注重點:一、國際上仍關注半導體過度集中台灣的風險疑慮,二、台灣能源政策所引發的缺電問題,以及綠電遠遠不足,是國內外企業共同在意的問題,三、人才爭奪戰必不可免。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天在科技大會上強調,要「把科技命脈和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最重要的經驗是加強黨中央領導及發揮舉國體制優勢,他還提出要對積體電路等領域加強研發力度。

業界傳出,蘋果將來台設立資料中心,並開始與協力廠洽談相關計畫,成為繼Google、亞馬遜AWS、微軟、輝達(NVIDIA)之後,又一重量級國際大廠落地台灣建置資料中心,引爆新一波AI伺服器拉貨動能與綠電搶購潮。

業界看好,鴻海 (2317) 長期與蘋果合作,又是全球最大AI伺服器代工廠,一旦蘋果資料中心落地台灣,鴻海以「最佳盟友兼地主」的身分,受惠最大,廣達 (2382) 、緯創 (3231) 、英業達 (2356)...

 因應主權AI興起,國科會主委吳誠文24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將推關鍵應用系統「國產化」。台灣有領先世界的半導體技術,但服務國際大廠相對可惜,台灣應該發展自己的應用系統,不僅是下個階段的機會,也能固守資安與國安。

 他強調,將重點培育國內系統研發人員,同時點出「無人機」和「醫療照護」兩大機會,台灣若明確定義出應用需求,龐大的市場就會浮現,產業就會抓住機會投資發展。台灣半導體產業一枝獨秀、在國際上大鳴大放,但半導體除服務國際大廠,...

今年以來,日圓貶勢超乎大家預期,成為金融市場矚目焦點,外界好奇為何日本央行升息後,日圓不升反貶。未來日圓走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