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外商紛搶進台灣 面臨3隱憂

台灣半導體優勢不斷吸引全球半導體大廠來台投資。繼美商輝達和超微宣布來台設立研發中心後,同樣是美系,且居全球半導體蝕刻設備龍頭柯林研發也計畫在台成立研發中心。三個隱憂仍是關注重點:一、國際上仍關注半導體過度集中台灣的風險疑慮,二、台灣能源政策所引發的缺電問題,以及綠電遠遠不足,是國內外企業共同在意的問題,三、人才爭奪戰必不可免。

地緣風險問題未解 多方面出招

2020年初,崛起的不是新興科技,而是造成數百萬人致死的新冠肺炎疫情,還讓國際產業供應鏈一度斷炊,不只海陸空交通大亂,還爆發貨櫃搶櫃潮、晶片大缺貨等問題。而台灣雖然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部分產業甚至因此受惠爆發,不過,卻仍潛藏著有「第三次世界大戰引爆點」的政治風險問題。

當2022年 OpenAI 旗下 ChatGPT 騰空出世,AI成為新顯學,在 NVIDIA、AMD、Intel 仰賴台灣供應鏈、替台灣發聲的不斷推波助瀾下,台灣以另一種方式躍上國際,更引發一股熱潮,不過,在這樣的熱潮下,卻也衍生不少問題。

(1)供電不穩恐影響台商、外企設廠意願

瞬間的跳電恐讓精密機台內的產品在一瞬間化為報廢品,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先前就曾提及,「台灣需要更多的電力,電力限度將成為一項挑戰」。看得出國際大廠對基建的重視,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則表示,台灣電力供應沒問題。

(2)滿街都缺工程師,恐成滿街都是...

AI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極快的發展著,現在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則是就算有大廠進駐的伯樂,卻難有如千里馬的高階工程師,簡單來說,就是缺人才,正因如此,包含台積電在內,不管是捐款相關科系培育人才,或是公司內部訂定制度拔擢優秀工程師,就盼能盡快補足這項缺口。 然而,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文組相較之下就成為受災戶,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不僅是文組受到排擠而出現人才斷層,短時間內過多的學生湧入少數科系,也可能演變成大家畢業後「路上都是工程師」,卻不一定每位都能被聘用的窘境。

(3)外部競合關係 內部挖角

根據外媒報導指出, NVIDIA 在風潮下成為科技人才跳槽首選,三星也傳從台積電內領走近200人,若相關人資問題無法止血、反向操作製造吸引力,俗話說人力即國力,長久下來,恐釀新一波人力斷層,其中,更包含技術外流風險,恐將因此喪失領先機會、地位。

(4)科技發展聚光燈 能維持多久?

台灣雖擁有數十家跨國企業研發中心的進駐,但誰都無法保證,這些技術、優勢會留在台灣多久,近年來國際大廠不僅在台設廠,也看中東南亞、星馬等國家未來發展優勢,據悉,印度科技人才濟濟國際上有目共睹,東南亞又有成本考量優勢,星馬則是有完整產業聚集,除了代工廠外,在考量地緣風險、市場、發展等因素,也成為多國大廠據點之一。

尤其,在去中化的「中國+1」政策驅動下,星馬擁有早已建立的成熟半導體後端製程,包括組裝、封裝和測試,不僅國外大廠青睞,台廠也看中,台積電、聯電、日月光都有在當地布局。雖然台灣仍占據亞洲半導體製造領先地位,但近年市場轉向東南亞,加上地緣政治之爭白熱化,促使星馬發展,被視為「進可攻退可守」地帶,而馬來西亞檳城(Penang)更有「東方矽谷」美譽。

而新加坡生活水準高,人力素質優異、政經穩定、法治完善,且有完整的半導體生態體系,又鄰近封測重鎮馬來西亞。對此,台灣該借鏡的是該如何鞏固半導體產業鏈,並持續製造利多吸引投資,而面對多國半導體發展,也需保持戰戰兢兢心態,同時,藉由向外擴產達到人才、技術交流,才能讓自身產業走得更長久。

 

相關新聞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
新台幣近期失速爆升引發恐慌,市場對關稅戰升級為貨幣戰的憂慮成為現在進行式,新台幣短短兩日升值達1.872元,不僅衝擊出口商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