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COP29倡議全球推動永續,重申重視自然生態、環境健康的重要。台灣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淨零絕非僅單靠政府制度及企業投入就可以達成。我們必須更進一步重新反思人與土地、自然的親密關係。同時,加強「能力建構」更是氣候變遷調適工作重中之重, 氣候變遷署蔡玲儀署長經年推動公務體系的能力建構,希望依據調適行動方案,滾動式的盤點、整合、修正,優化氣候變遷運作,適度調整現有規章制度進行,與在地公民共進,這是攸關全民的「社會工程」。 基金會秉持初衷,與氣候變遷署合辦研討,承繼先進們多年的投入,追蹤氣候治理,喚起大家擔負責任、見諸行動!

2024年,台灣經歷重大社會與政治變局,也面臨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與挑戰。這些事件不僅反映出國內政策的深層結構性問題,也突顯台灣在全球政治、經濟脈絡中複雜的角色。回顧過去展望2025未來,促進政黨間合作、推動政策的延續性與可行性,將成為影響國家發展的關鍵課題,健全的公共政策與制度檢討,才有機會凝聚社會共識,在動盪中尋求穩定。

外貿協會26日舉行2025年度記者會,董事長黃志芳分析,川普2.0地緣政治重塑,緊張局勢升高,混亂局面恐更混亂:原本戰爭動盪更頻繁,隱憂增多;關稅恐懼,美國製造回流,打擊中國大陸。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26日宣布有關亞資中心相關政策,向市場進一步釋出利多。至於金管會預計要推出TW-ICS第四階段、及重啟「數位保險公司」兩項政策,時間點可能落到31日。

台北地檢署起訴 京華城 及 民眾黨 政治獻金案, 柯文哲 等11人被起訴,5人移審台北地院。合議庭於26日晚開庭,民眾黨組織部當日發出動員令,號召支持者到北檢外聲援柯文哲,民眾黨公職也到現場靜坐,27日凌晨裁定柯文哲等5人交保。

UberEats與foodpanda兩大外送平台結合案確定喊卡。公平會25日指出,兩大外送平台結合後,市占率將突破9成,且UberEats不受競爭束縛,對市場造成的限制競爭疑慮遠大於整體經濟利益,也無法透過結合矯正措施確保維持競爭,因此禁止結合。

立法院會24日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投票,包括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姚立明在內的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全數遭封殺。對此,台灣人權促進會呼籲停止政黨幫派化鬥爭,正式憲政危機,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則指出,憲法法庭若停擺,最後受到傷害的將是人民的權益。

本報告概述RE100在2024年於台灣的倡議工作,著重說明針對取消國產化規定(Local Content Rules, LCR)建議背後的理由。此外,報告深入探討近期市場上新創的採購模式,並分析這些模式是否可符合買方在再生電力採購的三大評估面向(3A原則):「可負擔性」、「易取得性」及 「外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