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老舊機車換購 電動機車 產生的 碳權 憑證,已在竹科交易, 環保署 今天表示,淘汰燃油汽車換購 電動車 或油電混合車,最快明年也能發放碳權憑證並有交易平台,但減碳效益及合理交易金額,仍在估算中。

2022年台灣國際水週於10月15日圓滿落幕,本屆展覽以「水再生循環」為主軸,展出廢汙水處理與回收再生、海水淡化、智慧水務監控與管理等設備與解決方案,吸引來自水利、半導體、電子、化工、建築等產業專業人士前來觀展。

老舊機車換購 電動機車 產生的碳權憑證,已在竹科交易, 環保署 今天表示,淘汰燃油汽車換購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最快明年也能發放碳權憑證並有交易平台,但 減碳 效益及合理交易金額,仍在估算中。

財政部近來指出,公股行庫將繼續透過投融資等業務,攜手供應商投入淨零轉型;金管會也表示,各產業應注意五大 ESG 趨勢「WATCH」,包含避免漂綠(washing) 以及壓力測試納入氣候風險(testing)等。

雲林沿海地區,地層下陷狀況很嚴重,除了早年超抽地下水,36年前韋恩颱風侵襲,海水淹過路面,整整一個月水都無法消退,引發的結果除了讓地質改變,加速土壤鹽鹼化,導致土質無法再種植稻米、農作物,也讓湖口村的國小被迫遷校,另外也造就了湖口村內,出現一個末日景象,一根根電線桿從此泡在水中,過往的草地農田,已經看不到了。

全球暖化造成的海洋熱浪,導致全球珊瑚面臨急迫威脅,台灣珊瑚礁體檢12年成果報告顯示,包含北海岸與東北角、東海岸、小琉球的珊瑚礁都亮起紅燈警戒,健康堪憂的黃燈區有墾丁、綠島、澎湖,健康良好的只有蘭嶼1處,為了海洋生態永續發展,民間和地方政府都動起來,著手復育珊瑚。

如何讓大家對森林碳匯重視 ? 第一 , 森林碳匯在國際及國內的重要性 ; 第二 , 森林碳匯怎麼轉成碳權,碳匯不等於碳權 ; 第三 , 臺灣面臨到淨零減排以及國際上 2050 的 碳中和 趨勢,很多企業面臨綠色供應鏈 、 客戶要求,甚至是 CSR 、 ESG 、 SDGs ,臺灣的森林碳匯該扮演什麼角色?企業能夠從森林碳匯獲得什麼?就從這三部分來討論。

在經濟發展、物價上漲壓力下,氣候變遷帶來的缺水、缺電,炎熱氣候的生活不便,更感受切身。關心淡水河走遍台灣河川,接觸愛泥土的朋友,跟蘇煥智走進台江內海,經歷南台灣區域發展與生態變化,不忘守住黑面琵鷺濕地。追隨流域裡的水朋友,知曉源頭有多重要,推動集水區、九二一地震後種樹,河道旁、行道邊,學校公園裡。今年跟李桃生局長重回中寮,檢視十多年前種下的36萬棵茂密叢林,尚需關切照顧,方知種樹易守護難、守護森林跟環境有多密切。大自然生態中森林、土壤、海洋在人為迫害中天天示警,再出發問題累積多且雜,目標、共識、決心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