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海峽交流基金會今天舉行財經法律顧問會議,探討中國大陸「雙碳」政策及未來經濟情勢。會上認為,中國大陸、甚至全球都在重視碳排新標準,台商需及早因應。

秋冬空污季到來,去(2020)年環保署試圖透過擴大空污費差別費率,提高廠商空污季的減排誘因。不過近期草案卻悄悄下架,等同相關政策中途喊卡。

環保署坦言,擴大空污費差別費率的辦法暫緩,但空污費並非唯一政策工具。各地方政府所提的「空氣污染防制計畫書」有300多項空污減量措施,更能因地制宜。

環團則表示,台灣整體空污費率仍偏低,呼籲未來不分空污季節,全季空污費率都能調高,引導業者投資空污防制設備。...

國際能源總署在2018年公布資料看,台灣住宅電價是全球第三低,工業電價則是全球第五低。

關於台灣淨零排放路徑,環保署長張子敬今天說,預計明年初由國發會公布;他也說,目前台灣尚未有「碳捕捉」技術的主責機關,因此未來將由環保署負責整合,協調各單位討論。

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目標上,英國一向表現積極;2008年,英國正式頒布《氣候變化法》,成為世界上首先立法,明確中長期CO2排放量目標的國家;2019年6月,英國新修訂《氣候變化法》生效,正式確立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2020年11月,英政府又宣佈一項涵蓋10個方面的「綠色工業革命」計畫,包括大力發展海上風能、推進新一代核能研發、加速推廣電動車等;2020年12月,英政府再次承諾2030年英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與1990年相比,至少降低68%。

能源局長游振偉表示,台灣進口能源占比近98%,要達到推動2050淨零碳排勢必要增加自產能源占比,也是再生能源。能源局採取先緩後快的路徑,未來策略將推動「低碳-零碳」與「能源-產業」的2x2淨零轉型架構,確保台灣達到目標。

「2021能源願景高峰論壇」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行。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天表示,政策執行是維護氣候變遷與永續金融的關鍵,執行面有5項重點,包括一致性與持續性、動態調整執行方式、遵循公平與比例原則、包容性及目標可被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