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當數位多媒體已在廿世紀末悄然占領了傳統的紙本媒體後,一路上自報紙、書籍、唱片CD…均節節蛻變,包括傳統占優勢之紙本廣告文宣…這的確是「人類世」之另類文明革命。

已25年未修的財政收支劃分法(財劃法)近來又成為立法院爭議的熱門話題。上會期立院財委會決議要求行政院於本會期提出對應版本併審,但卓榮泰院長最後以「現行財劃法已是最佳版本」為由,拒絕提出行政院版修正案,終讓此一充滿政治紛爭的議題,成為本會期另一個引發朝野衝突的新爆點。日前,財委會在爭議中通過將國民黨版財劃法修正案,送交黨團協商。

主計總處昨天發布十一月消費者物價 指數 (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八,再度升破百分之二通膨警戒線, 主因除了颱風造成蔬菜水果價格大漲, 外食 、房租漲勢也持續飆高;其中房租年增率擴大到百分之二點六六,漲幅創廿八年半新高,主計總處官員坦言,目前看不到向下趨勢。

近年全球供應鏈幾經劇變,先是川普在第一次美國總統任內發動美中貿易戰,掀起去中化與反全球化序幕;其後,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相繼爆發,地緣政治與斷鏈危機進一步加速生產在地化、民主與韌性供應鏈的推展。

從數位浪潮到AI衝擊,余紀中文教基金會長期關注科技革新對社會與產業之影響,11月23日舉辦【從數位到AI時代的影響與方針】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界多位專家學者,針對不同層面深入剖析、對話,一同探討未來的因應之道。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談判目前正在韓國釜山舉行,盼於年底前擬定具法律約束力的終止塑膠污染公約。 學者指出,國內進口的石油有廿四%用於塑膠生產,比全球的十二%高很多,且塑膠產品有八成出口到國外;全球塑膠公約定案後,對台灣的供應鏈和品牌商都會有很大的衝擊,國內應及早因應。

學者籲廠商及早因應

參與塑膠公約會議的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榮譽理事長樊國恕,透過視訊指出,國內進口的石油有高達廿四%用在塑膠生產,高於國際,且塑膠產品約有八成是出口...

一位公務員之死,在國內引起熱烈討論,何佩珊請辭勞動部長獲准前,於立院詢答時表示,自己想找出是否官僚科層體制出了什麼問題才導致了此一悲劇的發生,像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所提的「平庸的邪惡」,是否普遍存在官僚體制當中,而成為悲劇的來源。何前部長這一席話值得深思。

古典文學研究學者、南開大學講席教授葉嘉瑩,於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歲。葉嘉瑩,1924年出生於北京一個書香之家,是輔仁大學古典文學高才生、加拿大皇家學會唯一一位中國古典文學院士。長久以來,葉嘉瑩先生以傳播中華詩詞文化為己任,融深厚的國學根底、精湛的西學修養與深刻的生命體驗為一體。她說:「中華詩教要流播、要傳達給下一代,做出像李白、杜甫他們那樣偉大的成就。我們年輕人,要共同地向着這樣的高山去攀登。」而葉先生的講述,也是許多人詩意的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