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丹娜絲颱風的離去,除了帶來短暫的風雨平息,也為台灣的 太陽能光電產業 敲響了警鐘。行政院會今(17)日討論「丹娜絲颱風復原計畫」,其中桃 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特別指出,近期南部受損的太陽能光電板處理問題,不僅引發民眾對環境危害的憂慮,更揭示了台灣在再生能源發展道路上,兩個迫在眉睫的根本性問題:光電板的場址適宜性,以及面對未來龐大報廢量的處理能耐。
這次颱風的意外「揭露」,讓過去相對隱晦的 廢棄光電板問題 浮上檯面。...
丹娜絲 颱風重創嘉南地區,大量滯洪池、水面 光電 板毀損,面對十四點五萬片巨量廢 光電板 , 環境部 誇下海口請「業者配合」兩周內清除、一個半月回收處理去化,並拍胸脯保證水質無虞。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昨(19)日親赴 西藏 林芝,出席雅魯藏布江下游 水電 工程開工儀式,宣布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將建設五座梯級水力發電站,總投資約人民幣1.2兆元(約新台幣4.9兆元)。外界推估,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發電量將達三峽大壩的三倍多。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研究指出,從英國的馬鈴薯到印度的洋蔥,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輕易造成全球各地食品價格短線飆漲。報導引述巴塞隆納超級電腦中心主導的一項研究,首次直接證實多起極端氣候事件和糧食價格劇烈波動之間的關聯,凸顯全球糧食體系漸漸經不起環境的衝擊。
近期,一份來自「碳簡報」(Carbon Brief)網站的報告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指出中國大陸在二○二四年第一季度的碳排放量同比下降約一點六%,且過去十二個月也下降了一點一%。 在經濟持續增長、能源需求持續上升的背景下,碳排放卻能出現實質性下降,這一跡象被英國廣播公司(BBC)譽為改變遊戲規則的里程碑,代表中國大陸正在走上一條綠色、高品質的發展道路。
高溫 熱浪席捲歐洲南部與東部多地, 法國 、希臘、義大利、葡萄牙與西班牙等國出現破紀錄高溫,法國發布高溫警報數更創下歷史新高。專家指出,法國著名地標 巴黎 鐵塔會因高溫而彎曲,塔尖每日最多可能偏移20公分。
經濟部水利署6月6日於臺中黎明辦公區禮堂舉辦「韌性水利 水漾臺灣─114年表揚全國水利傑出貢獻人員及團體典禮」,卓榮泰院長蒞臨現場,向全國水利從業人員的辛勞表達感謝,並向「終身成就獎」得主余範英女士,以及大禹獎、水利事業貢獻獎及水利績優貢獻獎得主、水利工班職人、綠美化水岸土地認養維護績優單位以及水患自主防災社區評鑑績優縣市、特優社區、防汛護水志工傑出貢獻獎得主等獲獎人員及單位致上最高敬意。
中國在氫相關專利競爭力方面超越日本,首次躍居首位。中國企業主要在通過電解水提取氫氣的電解槽等製造領域提高技術實力。在歐美,因通貨膨脹而停止生產氫氣的趨勢正在加強,差距被拉大。在光伏和海上風力方面,中國也擁有很高的競爭力,在脫碳化能源方面,中國的存在感正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