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川普總統關稅大戰,現在進入和各國談判階段。真正的問題在於執行,川普用關稅公式一刀切,全球一視同仁,再藉由雙邊談判慢慢調整。這其中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完全憑個人主觀意志,沒有規則可以遵循。全世界主要國家,包括西歐及日韓,對美國均採兩手策略,在談判同時也和中國展開交流,只有台灣例外。問題是台灣政府並無避險策略,面臨一個瀕臨崩潰的美國和日漸強大的中國,我們的下一步在哪裡?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7日結束為期二日的利率決策會議,會後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不變,再度暫停降息行動,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會後記者會上重申,聯準會不急於行動,也不認為應該先發制人地降息來應對關稅衝擊,打臉一再敦促其降息的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6日表示, 中國人工智慧市場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約500億美元規模,這使得美國企業能否進入該市場變得至關重要,錯失這一市場將是「巨大的損失」。 這也是黃仁勳短短一周內,再次強調並示警美國AI晶片與技術出口政策,必要調整以保持美國在AI領先地位的重要性。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8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如四大基金等)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專題報告並備詢,7日出爐的書面報告強調,央行對國家主權基金持正面態度,仍建議先訂立專法,設立獨立專責的主權基金管理機構,但不宜由外匯存底直接無償撥用。

 在中美即將啟動經貿談判前夕,雙方貨幣政策先行較勁。中國人民銀行7日宣布降準降息,向市場釋放人民幣(下同)1兆元資金,期以「雙降」以及多項增量政策展現大陸經濟韌性和工具靈活空間。另一方面,美國聯準會8日公布貨幣決策,市場預期在關稅帶來不確定因素下,聯準會將減少今年降息頻率。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更痛批中央銀行放手不管,逼得總裁楊金龍出面說明,甚至總統賴清德也親上火線再次說明,更是史上頭一遭,要說政治力沒介入央行恐怕沒人相信,尤其馬上被韓國央行打臉,美國就是有向亞洲國家施壓貨幣升值, 美國總統川普讓全球央行包括美國聯準會(Fed)主席及台灣央行貨幣政策獨立性面臨空前考驗及挑戰。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造成全球經濟秩序大亂,台商一般認為,只要小心應對,加上在彈性、速度及創業精神等優勢之下,台灣比起大部分的國家仍站在相對有利的地位。但面對未來的挑戰,關鍵是台灣產業要積極轉進新方向,及早超前部署。

最近川普關稅政策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各國疑美疑川,更抗美抗川。加拿大和澳洲改選,總理皆因對川普強硬政策當選。新加坡亦然,執政黨前總理李顯龍表示,美國只顧私利,不是雙贏而是一輸一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