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根據經濟部盤點,至2030年綠電供給量達900億度,遠大於企業界需求量408億度。此外,經濟部主導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選商結果預計6月出爐。

經濟部表示,因應全球2050淨零轉型浪潮,及台電業者加入國際綠色供應鏈與RE100承諾,綠電已成台灣產業發展及出口的關鍵生產要素,預計2030年國內業者將迎來第一波綠電需求,經濟部持續擴大綠能發展、降低開發成本,同時透過「統購分銷」機制,滿足企業購買綠電需求。

...

大選前後綠營態度反覆 桃市府批政治操作 地方揚言抗爭到底

經濟部撤銷桃園市處分,讓SRF發電廠又可進駐桃園,在地民眾已準備連署發動抗爭。圖為抗議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立方、可寧衛與立疆等3家經營固體再生燃料(SRF)發電業進駐觀音桃園科技工業園區一事,在今年初大選前後,出現不同轉折。去年底由於有觀音居民強烈反對SRF業者進駐桃科園區,經濟部3度發函收回對業者的推薦函,桃市府以此為由,...

 為打造台灣成為AI人工智慧島,各部會總動員!立法院12日將就深化AI生態系及充實AI人才,與產業AI化等相關議題,邀請國發會、經濟部、數發部等五部會首長赴立法院報告。數發部計畫打造虛擬AI生態園區,建構AI產業生態系,國發會已同意國發基金匡列百億額度給數發部,作為加強投資AI新創的銀彈工具,以促成生態系成形。

 新內閣自許「AI行動內閣」,各部會新首長上任後,陸續揭示發展AI人工智慧產業、打造台灣成為人工智慧島各項構想,...

賴總統內閣團隊已正式開始運作,社會關心政府財經政策走向,而經濟部與國發會由資深產業界人士主導最令人期待。大家都在看,民間企業「劍及履及」的管理模式,與「縮減成本」提升競爭力的特質,能否被導入公務系統,顛覆行政官僚「照章行事」的徐緩作風,重塑「有為有守」的嶄新政府。

我國通膨率自2022年升破2%,迄今已連續三年在2%以上,加以俄烏戰爭依舊,以巴衝突未歇,國際農工原料、原油行情震盪走高,一旦原物料行情大漲,在原物料悉數依靠進口的情況下,我國將無法倖免於輸入性通膨,從國際政局研判,川普或拜登不論誰在年底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世界仍難太平,從現在算起,未來五年通膨仍將如影隨形。

台灣面臨能源短缺,已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已構成國內半導體業營運風險,全球晶片業也可能受到波及。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全球能源中心高級研究員 Joseph Webster 指出,台灣不僅面臨能源短缺,更面臨電力短缺。他告訴 CNBC:「台灣的電力短缺可能有礙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供應出現干擾恐將波及全球產業。」

近期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產業大咖群聚,全台掀起AI旋風。「AI教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超微執行長蘇姿丰等人親自來台,也紛紛提出在台設廠、投資。經濟部長郭智輝昨(5)日到立法院備詢時說,預期2025年到2028年是AI成長爆發期,原本的2025能源配比目標「532」可能需要調整。

碳有價時代來臨,企業碳焦慮越滾越大,「台灣碳交易之父」、台北大學教授李堅明認為,碳權是重要避險工具,企業在等待負碳技術成熟之前,短期應靈活運用碳權進行減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