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受蘇拉颱風外圍環流及百年大潮影響,西南部縣市部分地區如屏東縣東港鎮、高雄市三民、鼓山、旗津等區、雲林縣口湖鄉萡子寮、台南市安平區及安南區都傳出因海水倒灌溢過堤岸,其中高雄潮位以1.37公尺破20年歷史新高。東港居民驚呼「比88風災還嚴重」;口湖鄉長李龍飛說,萡子寮海水倒灌是老問題,縣府、中央都來勘查過,卻做不出任何改善,中央不要一直只顧選舉。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汙水24日開始排入海洋,日本環境省27日說,海水樣本檢測沒有發現放射性物質,意味著放射性物質水平在安全範圍內。不過,約500名來自日本各地民眾以及部分日本在野黨議員,在福島磐城海邊集會要求停止核汙水排海,包括韓國4名國會議員同日也前往福島參加,一同向日本抗議。
疫後經濟成長,製造業用電增加。環境部25日公布最新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台灣2021年淨排放量較前一年成長4.56%。學者分析,我國碳排受製造業景氣強烈牽引,要達到2025年減排10%的法定目標,恐怕近2~3年每年都要減排3%,並呼籲新上任的環境部長薛富盛,比照德國召開氣候專家委員會,重新檢討各部門減碳措施。
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卡關逾一年!環境部說明,依照「地方制度法」規定,由於該自治條例具有罰則,應報行政院核定,目前刻正研處中。環境部強調,樂見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訂定相關自治條例,不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應辦理事項,包括成立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及經中央核定的「溫室氣體減量執行方案」,更應積極優先推動執行,中央地方攜手合作,加速減碳。
環境部說明,台北市政府於去年7月函送「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至行政院,...
環境部22日正式掛牌成立,各界最關心的就是何時開徵碳費,以及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銜接的問題。事實上,歐盟近周公布一批CBAM相關指引,把之前大家有疑惑的制度細節都交代清楚了。過去有些國人期待能以碳權抵換來降低碳關稅負擔,現在歐盟很清楚的關閉此管道。
環境部 前天成立,環團昨天就舉行「搶救旱澇台灣」記者會,呼籲首任環境部長薛富盛除落實淨零優先,也要加強氣候調適策略,包含零碳綠色能源、糧食系統、韌性防災國土規畫與建設。
四接因涉及填海造陸,台電雖提出東移3.0方案,但恐影響基隆港未來發展,爭議仍相當大,目前卡關環評專案小組審查。環保署日前審查時,遭立委接連以程序發言杯葛,環保署在未經說明情況下,把環評委員移到另間會議室,挨批黑箱環評,環團更痛批反民主。
日本政府今天宣布8月24日起,將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核廢水排放入海。由於此項排放計畫長達數十年,綠色和平認為,台灣水產首當其衝,政府必須就核廢水為漁業監測、檢測,以及在賠償安排上與日本當局交涉;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則表示,日本不顧各國漁民反對及國際呼籲,令人遺憾與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