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已經在向美國傳遞一個明確的資訊:中國準備好利用在戰略金屬生產中的壟斷地位作為貿易談判中的武器,甚至是在候任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之前。這些金屬用於一系列技術用途,例如電腦晶片和軍事應用。這是中國與美國之間貿易戰的最新動向,同時也是針對中國商品的潛在新關稅覆蓋範圍尚不清楚之前,中國方面發出的一個警告。
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作用下,勞動力短缺迫在眉睫,新北市長侯友宜18日表示,新北針對適用《勞基法》的同仁,若經整體評估可繼續服務,將以專案核定延後退休,同時也呼籲中央研議公務員延退的可能性。考試院銓敘部卻說,公務員平均退休年齡距離65歲,還有很大差距,不具急迫性,將觀察社會環境變化再作檢討。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周四 (18 日) 在利率會議結束後的記者會上說,無意參與政府儲存大量 比特幣 ( BTC ) 的任何行動,且法律不允許 Fed 將 比特幣 納入資產負債表。
中國大陸擬對明年刺激經濟政策預作更多儲備。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稱,大陸領導人日前同意將明年財政赤字率目標提高至占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來到歷史最高水準;同時維持5%左右的經濟成長目標。
中國上周召開兩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此次會議聲明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降息降準等「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維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價位上的基本穩定。中國自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至今,十四年來首度將貨幣政策由「穩健」改為「適度寬鬆」的立場;且會議中亦明言將提高財政赤字率,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特別債券的發行額度,明年財經政策的持續加碼因此相當確定。
日前,德國社民黨籍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聯合內閣「紅綠燈聯盟」瓦解,提前舉行大選便已勢在必行,12月16日蕭茲未能通過聯邦議院(國會下議院)的信任投票,就是邁向權力重組的一步;一旦明年2月舉行大選,最大反對黨基民黨獲勝的機率高,蕭茲料無望續任總理,但基民黨與社民黨則有可能再組「大聯合政府」。
立法院會今天進行考試院人事同意權案投票,在正副院長及7位考試委員被提名人中,僅考試委員被提名人柯麗鈴獲得57張「不同意票」,未能出任考試委員。
中國的長期利率正在下降。這是因為中國在12月11、12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確定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方針,對寬鬆政策的預期加強。作為長期利率指標的10年期國債的中美殖利率差擴大至2002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在人民幣不斷貶值的背景下,中國究竟能容忍到何種程度,市場的試探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