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澳洲央行週二(6日)表示將開始放緩債券購買速度,這是發達國家在退出疫情刺激措施方面的最新行動;中國方面李克強預告降準,支持實體經濟應對大宗商品衝擊;台灣央行則對受衝擊的中小企業採「定向寬鬆」,國內貨幣政策則是維持「適度寬鬆」基調,以兼顧疫情與經濟發展。以下是全球主要央行撤出緊急刺激措施的進展整理:
據《經濟日報》趨勢觀察,亞洲去年成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經濟表現稱冠全球,如今隨著西方國家施打疫苗步調遙遙領先,經濟復甦後來居上;台灣因疫苗接種速度緩慢,全球列為後段班,在後疫情時代,經濟勢必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但儘管全台疫情嚴峻,主要經濟持續保持寬鬆,本年通膨還算溫和,決議不調整利率,央行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仍能保5%。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與餐飲業、夜市商圈等代表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相關主管機關儘速訂出微解封指引,並應將指引執行細節下放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以免大家措手不及。呼應民間需求,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三級警戒延至26日,雖適度鬆綁,但休閒娛樂場所如KTV、酒吧、指壓按摩場所;教育學習場域如K書中心等;觀展觀賽場所如會展場館、游泳池等仍須關閉。
蔡英文總統6日下午在總統府針對防疫工作與疫苗進度發表談話,台灣取得的疫苗,即將累計超過700萬劑,政府也會緊盯進度,讓已訂購但延遲到貨的疫苗,能追上進度陸續送達,規劃疫苗接種率從現在的10%,7月底能增加到20%到25%之間。但是蔡總統可能不清楚的是,比「全台25%接種率」更重要的數字是「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的接種率」。
我國自購一千萬劑AZ疫苗,第二批來自泰國六十二點六萬劑於昨下午運至台灣。不過,泰製AZ疫苗並不在WHO的緊急使用清單中,引發質疑。食藥署今天強調,疫苗是否列入WHO緊急使用清單並非台灣准用條件,會就各廠逐一審查檢驗。至於日本捐贈的一一三萬劑AZ疫苗預計8日下午運抵桃園機場。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爆發,5月11日至今已造成1萬3791人確診、703人死亡,致死率5%,遠高於全球致死率2.1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指出,致死率高原因是染疫者多為高齡長者,且都有慢性疾病。國內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認為,新冠肺炎死因不能只歸因高齡,國外研究歸納關鍵是衰弱、失能,若只按照表面數字解讀,恐怕只會嚇壞長者。
國內疫情來得又急又猛,缺水缺電的嚴重性依舊興風作浪,而氣候變遷給人類帶來的巨大風險,則更見嚴重。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目前全球氣溫已經比工業革命升溫將近1.2°C,而1.5°C很可能會在2030~2052年間發生;換言之,發揮人為力量逆轉目前碳排放趨勢、減緩極端氣候損害,只剩下不到十年的時間了。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7)日發布「綠色復甦機會」報告,發現關於亞洲國家的再生能源發展,東南亞國家主要投資太陽能,東北亞投資離岸風電產業為主,台灣再生能源專案占比最大為離岸風電,這是一份針對台灣、日本、南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共八個特定市場中綠色能源產業的投資所進行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