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台灣在面臨全球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及快速形成高齡社會困境下,開始面臨「文明病」的嚴重威脅。所謂文明病係指非傳染病或慢性病,但會受到社會、環境、經濟、政治、與全球化因素影響的文明社會疾病,嚴重傷害到健康福祉,譬如肥胖、菸酒過度使用之不健康行為、空汚引發之相關疾病、新陳代謝與血管疾病等類。
貧窮、財富分配不均、教育不足、快速城市化及人口老化等,都是導致文明病發生與惡化的因素,尤其是貧窮人口和社經處境脆弱者,承受著不成比例的重負。...
為落實地方創生,行政院核定的「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規劃了五支箭,其中第一支箭是「企業投資故鄉」,旨在補強社區營造及農村再生「人、地、產」中相對欠缺的產業面,鼓勵企業基於故鄉情感,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認養地方創生事業,協助地方產業興起。
台灣位處颱風、地震、水災等天然災害頻繁的地帶,加上地質脆弱、地形陡峻,每有暴雨往往引發嚴重的山崩及土石流,已被國際公認,是全世界天然災害危險潛勢最高的地區之一。積極推動國土保安及復育,建立完整的國土規劃體系,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國土規劃、河川治理、城鄉發展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
在全球化帶來的結構性變化裡,暫且停看聽,回首觀察、追蹤其進程,這一路來的變動對世界、對臺灣的影響。全球化不是新名詞,維基百科說:是世界觀、產品、概念及其他文化元素的交換,所帶來的國際性整合的過程。在西方國力優勢的已開發國家主導與協商下,政經依存度緊密相互扶持的先進國,經歷多次全球性的區域融合,仍不見真正的平等、公允,WTO多次對話競合失敗的例證頻繁,談論全球化有許多概念仍分歧與混淆,存在各自不同的意識形態,尚未能有統一的定義。...
世界局勢動盪,中美兩大經濟體爆發貿易戰,這將對於全球未來的經濟關係帶來何種改變?劉遵義教授的新書《共贏: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對貿易戰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也提出對於未來經濟關係的展望。貿易戰發生有其政經交往過程的累積,我們不得不關注中美雙方於國際貿易上的政經關係變化,特邀陳文茜小姐主持,薛琦教授、陳添枝教授與徐小波律師回應與對談,共同剖析在貿易戰風雲下,全球的政經前景。
去年10月間許倬雲先生賜寄「過客札記:美國六十年」初稿,這本書既是他客居生涯的回憶錄,也是剖析美國社會病理的診斷報告,更是充滿惆悵與悲憫之情的動人史詩,生動地述說著美國社會與政治體制為何一步步走向衰敗。他與我們分享了在美國1甲子的重要親身經歷,將印象最深刻的人、事、地、物神龍活現地呈現在我們眼前。他再把這些人、事、地、物的歷史背景、面貌與本質變化放入一個全方位歷史框架中,...
今年適逢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創立五十週年,都研所將舉辦一系列紀念慶祝活動,敬邀師長、同學與關心都市及區域規劃事務的社會大眾,歡迎大家一同參與。
以下為活動內容簡介,有興趣的朋友,請點擊海報參閱活動內容。目前【大眾論壇:未來都市想像系列】已開放預約報名,其他活動也請持續鎖定粉絲專頁的最新消息喔!
--------------- 【大眾論壇:未來都市想像系列】 大眾論壇報名網址:...
弘茂兄80秩慶在即,囑我寫下多年我們的相知與相識。弘茂於我與父親有兩代交情,溫文儒雅、書卷氣濃厚、為人處事謙和,常令我折服。五、六十年來 ,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日漸壓縮狹窄,成就與貢獻不是弱國的中華民國,外交處境比許多弱國還要凶險嚴峻,於當今全球化下國際政經局勢變幻莫測裡更是波濤洶湧。 多年來弘茂與我多數的聚會點滴,幕幕皆落在關鍵時刻,對台灣社會脈動與國家前景的對話場景裡。這位有高度、有觀點 ,條理層次清晰 的「田教授」,是父親留給我的摯友、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