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路透社》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4日表示,她認為沒有通脹問題醞釀,淡化了先前的評論。她稍早稱,美國總統拜登的支出計劃提振了經濟增長,可能需要升息以阻止經濟過熱。

經濟部長王美花6日說,這兩天雖有鋒面過境,但降雨量不多,水庫進帳50萬噸水,水情仍舊吃緊,各縣市燈號將維持不變。

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原定上月出爐,官方卻不尋常地推遲公佈。英國《金融時報》指是因為結果顯示中國人口出現負增長,多個政府部門對有關數據及其影響尚未達成共識所致。旅美學者易富賢對分析,可能原因為去年中國出生率再創新低,最新人口數據與以前官方數據有頗多不協調之處,不排除當局在對數據作「最後調整」。但他認為,相信中央已意識到人口老化問題非常嚴峻,今年內將宣佈終結實施了逾40年的計劃生育政策。

全球疫情嚴峻,宣布願釋出疫苗的美國政府5日支持放棄新冠疫苗的專利保護,盼協助各國自行增產疫苗,加速終結疫情;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被問及此事表示肯定,美國貿易代表戴琪隨即發布支持放棄專利聲明。

歐盟為遏止溫室氣體排放,規定在歐洲營運的發電廠、工業與航空業者在製造污染的同時,必須購買碳配額。

編者按:亞洲正面臨人口負成長的陰霾,各國都為了增加生育率提出各種政策方案,但成效目前皆不彰,面對大環境趨勢如此,要如何面對?世新大學客座教授邱天助老師,提供他的見解。

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報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需在二○五○年前達到淨零排放,各國政府紛紛響應並制定淨零碳排時程表。為達到淨零碳排目標,企業有龐大的低碳轉型需求,對金融業來說可能是這個世代最大的商機。

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黃齊元於《聯合報》撰文指出,最近歐盟官員與英特爾、台積電及三星代表會談,邀請這些大廠在歐洲建造一座晶圓廠,並準備上百億歐元補貼,開發七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台積電同時宣布以廿八點八七億美元在南京擴建二廠,建置廿八奈米產能;台積電南京一廠以十二及十六奈米製程為主,已開始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