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行政院 組織改造延宕多年,去年增設數位發展部後,行政院會今天通過行政院組織法及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農業部、環境部、核能安全委員會組織法。環資部為氣候變遷增設四個署; 原能會 改制為獨立機關。全案將送立法院審議。

環保團體今(4)日指出,根據2020年度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國內有近4成的碳排放來自前十大碳排企業,如中鋼、台塑及台積電等知名企業均榜上有名。

《衛報》報導,一份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的新研究警告,全球暖化正劇烈改變海洋生態,可能引發數千萬年以來最嚴重的海洋物種大滅絕。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4日指出,Intel已宣布在2030年或更早之前就要達到RE100的目標(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並逐年提報用電數據),但台積電同時期卻仍增加排碳15%;未來國際不只是比較晶片製程,在減碳、綠能的布局上也是很重要的競爭。

雖然碳定價可以鼓勵工業脫碳,但也有碳洩漏的風險,因為有些歐盟高汙染企業會遷到他國。歐盟利用對某些行業的免費配額來減低碳洩漏,但隨著氣候嚴峻及減碳野心增大,歐盟委員會決定逐步取消免費配額。

《衛報》報導,近日發表的報告指出,雖然去(2021)年全球興建中的燃煤電廠裝置容量有所下降,但煤炭使用量與全世界計劃興建的燃煤電廠數量仍太多,難以將暖化溫度控制在安全範圍內。

時代力量立委 陳椒華 指出,行政院長蘇貞昌把氣候變遷因應的部會協調整合工作推給沒有實權的永續會,「非常不應該」,呼籲蘇揆「別讓孫女不開心」,以後怨嘆阿公當年擔任閣揆時推卸責任,讓未來世代承受氣候變遷的風險與苦果。

鯨豚、海龜、黑嘴端鳳頭燕鷗及三棘鱟等,深受國人注目的海洋野生動物,除了《野生動物保育法》依法保育及科學調查監測,海保署進一步提出保育計畫(草案),期待以具體行動擴散保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