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按:英國首相梅伊於17日發表演說,正式宣示將退出歐盟單一市場與關稅同盟,另尋求與歐盟簽訂新的自由貿易協定,以換取控制移民和邊境的權力。顯示英國將進入脫歐程序。對於此舉,歐洲其他國家與我國應該如何看待與因應?以下收集相關報導持續追蹤。
編按:英國於2016年公投脫歐,英國首相梅伊將於17日發表脫歐談判的具體細節,媒體報導指她不排除採取「硬脫歐」的立場與處理方式。此訊息一出,引起貿易與金融市場的反應,英國的脫歐究竟會對國際市場產生何種影響?以下整理相關報導作為追蹤基礎。
編按:全球化的未來會是如何?關心全球經濟的學者皆關注川普上台後的政策。其中因全球化不平等論述得到諾貝爾經濟獎的史提格里茲也發表了他的看法。
世界經濟論壇(WEF)年會主辦單位報告指出,已開發國和開發中國家追求經濟表現時,應以生活水平為最佳指標,非經濟的絕對成長。
編按:財政部啟動稅改工程。財政部委外研究報告規畫將個人綜合所得稅最高稅率降為百分之四十,調高營利事業所得稅為百分之二十;為縮小內外資股利所得的稅負差距,將取消現行兩稅(營所稅、綜所稅)合一制度,股利所得改採「分離課稅」或「部分計入(部分免稅)」的方案。以下收集相關報導作為後續追蹤基礎。
當時歐巴馬總統的心情頗為欣慰,因為看來希拉蕊勝券在握,自己的幾項重要政績,包括健保改革、伊朗的核子協議,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都可傳承下去。萬萬沒想到川普的逆轉勝讓自己的心血一夕化為烏有。
當時英國首相卡麥隆還預期自己很快會與大家在9月杭州G20峰會再度聚首。他對即將舉行的脫歐公投信心滿滿,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經濟部水利署昨(12)日向行政院提報「2017年水情分析」,全台到5月底前供水無虞,但有3縣市屬於風險區,高雄到3月底、桃園、新北板新到5月底前,若春雨不理想,供水恐吃緊。
編按:國發會近期也陸續提出相關建設計劃,如「公路公共運輸多元推升方案」、「智慧運輸系統基礎建設計畫」、「國際商港與國內商港的五年發展與建設計畫」、「建構綠能永續新世代垃圾處理計畫」以及「國家濕地保育計畫」。此外,國發會更提出重大建設回歸預算法。以下收錄相關報導作為追蹤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