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財政部8日公布最新進出口統計,台灣今年9月出口年成長率連續11個月正成長,且1至9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10%,僅次於香港而勝過亞洲各國。對照自2022年9月至去年11月前曾出現13個月出口年增率的負成長,以及去年出口全年9.8%的負成長,顯然今年已擺脫出口困境恢復常態。

雖慶幸出口恢復正成長,但未來最大的挑戰,卻是在於出口結構的偏差,以及偏差的持續擴大。以今年1至9月來看,出口成長雖亮麗,卻幾乎全是由資通訊及視聽產品創造而來。...

落腳台南歸仁區的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昨開幕, 賴清德 總統直言是「大喜事」,期許吸引人才,均衡南北發展;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說,中研院年初成立關鍵議題研究中心,主要硬體設施在南院,目前選定量子科技與淨零科技為重點研究領域。

賴清德主持開幕儀式,前副總統陳建仁等人出席,賴清德說「南部院區不僅是台南的大喜事,對台灣來講也是意義重大」,並且自曝往事,擔任立委時拜訪中研院時任院長翁啟惠,欲爭設南部院區,翁院長卻告知先不要談,因當時南港院區遭遇挑戰...

 國際貨幣基金(IMF)對全球公共債務狂飆示警,預估到今年底,將首度突破100兆美元大關,2030年前在GDP的占比達100%。分析指出全球公共負債增速恐比預期快,主要是政治氛圍有利政府提高支出,經濟成長滯緩加劇借貸需求及成本。

 IMF於15日發布最新《財政監測》(Fiscal Monitor)報告警告,美中等國的預算政策再不改變,時至2024年底,全球公共負債站上100兆美元大關,相當於全球年度GDP(國內生產毛額)的93%左右...

已25年未修正的《財劃法》,立法院限期行政院提出修法版本, 行政院長卓榮泰15日表示,現行版本最好,執行最有把握,對此學者痛批,過去 民進黨 在野時多次提出要修正,執政後又不修正,而是一直亂花錢、亂補助,立場前後矛盾。

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直指,過去民進黨從總統到主計長都認為《財劃法》應該修正,代表現行的法規絕對不是最好的 ;黃耀輝說,在1999年的前10年,中央稅收比例平均在57%左右,地方則是43%,...

農業部與教育部共同推動「推動學校導入國產可溯源乳品專案實施計畫」政策,補助公立國小及附設幼兒園飲用國產鮮乳或保久乳,提供良好鈣質來源。可惜政策 9 月上路後亂象百出,包含 缺乏冷鏈運輸、收購價格過低 、 影響羊奶產業 、 累壞現場教師 ;對比日本營養午餐提供在地乳品,搭配食農教育的效果,恐有很大距離。

台灣因應 2025 年紐乳零關稅衝擊,農業部於今年 6 月 宣佈 ,補助學童每週喝兩次國產鮮乳,令人期待台灣鮮奶的食農教育就要開展...

國發基金投資之事業近年不斷傳出弊案和虧損,國發會主委兼國發基金召集人劉鏡清最近表示,已啟動從「聯合再生公司」的退場機制,並正評估退出屢屢爆雷的牛仔褲大廠如興。至於近五年虧損上百億元的電動機車龍頭Gogoro,國發基金則將與新團隊商討未來發展。國發基金投資事業長期虧損者多達廿多家,目前被點名的只是一隅;再不處理,將成尾大不掉之禍。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於今日(14日)揭曉,由麻省理工學院的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強生(Simon Johnson),以及芝加哥大學的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榮獲桂冠。諾貝爾獎委員會稱,這三位經濟學家研究制度如何形成並影響繁榮,幫助我們瞭解各國之間的繁榮有何差異。

中央和地方公共建設財源將不再唯一仰賴預算資源。據悉,行政院將有新機制、新組織翻轉促參,未來四年盼帶動保險業等民間投資逾6千億。政府也將鼓勵公建型私募股權基金(PE)設置,並增加公建型REITs基金、促進政府發行永續債等多元金融商品,三路並進,為公共建設挹注兆元以上新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