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經濟部3月將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傳出4月份開始可能全面調漲電價,除了工業用電外,一般民生用電也將調漲。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台電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經濟部長王美花則重申雖未定案,但也坦言台電目前持續虧損,若沒政府撥補或調漲電價,年底可能會有財務危機。

兩岸金廈海域爭端升溫,中國大陸昨至少出動六艘海警船巡查金廈海域,並在金門大二膽海域、五通水道附近,強制登船臨檢我方觀光遊艇約半小時,金門海巡隊獲報後派遣艦艇前往護航,伴隨觀光船返回金門。陸委會昨晚證實,針對快艇翻覆案兩名留置陸籍人員,主管機關已安排於今日依法令遣返,呼籲陸方有關部門提供相應協助。

年初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兩岸緊張情勢持續不斷升高。但陸委會前主委 賴幸媛 卻認為,即將上任的賴政府雖是少數政府,應該會比蔡政府更有機會突破兩岸關係的盲點。針對兩岸ECFA前景,曾任我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的賴幸媛則強調,ECFA不應終止,她也不認為ECFA會終止。

躺在行政院逾一年半的「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終在春節前獲行政院核定。這是第一個完備法制程序的地方政府氣候變遷與淨零管理自治條例,也是地方氣候治理的新里程碑。背後推手、台北市環保局前局長劉銘龍今天指出,雖然有三項條文與中央牴觸未予核定,由於中央對於這些條文,後來已頒布全國一致的作法,因此無礙台北市府日後執行。

中國大陸一艘快艇日前闖入金門海域,遭台灣海巡署追緝後翻覆釀兩死,外界關注事件會否影響兩岸關係。多名學者對BBC中文分析指,兩岸官方在這次事件後均算克制和低調,料不會升級到「軍事對抗」,但金門海域的管轄權與執法行動凸顯了兩岸關係的微妙變化。

賴幸媛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的重要推手。兩岸簽署 ECFA ,當年曾是石破天驚之舉,而其背後,實有來自「特殊管道」的助力。而今,中國商務部認定台灣構成貿易壁壘,揚言研究終止 ECFA , ECFA 的未來命運將是如何?賴幸媛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指出, ECFA不應該終止,她也認為不會終止。

中國大陸海警局宣布,福建海警局將加強海上執法力量,在廈金海域開展常態化執法巡查行動,進一步維護有關海域作業秩序,維護漁民生命財產安全。

環境部表示15日11時至15時民眾在各機場所見到的美國太空總署NASA飛機,是 環境部與NASA及亞太國家合作的亞洲空氣品質機載和衛星調查計畫(Airborne and Satellite Investigation of Asian Air Quality , ASIA-AQ)的一環 。DC8飛機上搭載的空氣品質監測精密儀器在雲嘉南到高屏地區量測地面46英尺(15公尺)至11,000英尺(3,300公尺)的各項空氣污染物變化,另外GIII則是在28,500英尺(8,600公尺)高度於臺中到屏東之間巡航,以機上搭載光達儀器進行區域空品的量測,為科學研究與國際合作之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