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據各報社論皆指出,台灣人口進入負成長階段,產業界深陷「人才斷層」的憂慮。工業總會調查發現,產業界正面臨結構面、制度面的「缺、拒、流」育才、攬才及留才的三大障礙,建議政府在發展「引進國際人才平台」的思維下擬定策略,滾動檢討,讓台灣在全球搶人才大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蔡英文總統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今早在總統府以視訊方式談話,總統府表示,蔡總統與克拉夫特就台灣國際參與、台美深化合作、民主理念共享、教育資源交流等相關議題進行深度對話。蔡總統也表達希望能參與聯合國外,也希望能夠參加聯合國周邊的會議和活動,如世界衛生組織(WHO)。大陸外交部與國台辦對此舉同表反對
去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10月12日發布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BEPS 2.0)計畫下第二支柱藍圖(Tax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Digitalization–Report on Pillar Two Blueprint),為全球最低稅負制度提供一理論框架。雖然該制度仍有許多技術細節尚待完成,惟該框架一旦實施,除了現行的國別報告外,將對於大型跨國台商企業帶來一定影響。
英國金融時報(FT)週三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準備提名經驗豐富的外交政策專家坎貝爾(Kurt Campbell)擔任新創建的亞洲事務主管一職。坎貝爾在奧巴馬政府時期曾擔任主管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
政府在1月1日開放符合萊克多巴胺容許值標準的美豬,以及30個月齡以上美牛進口,對萊豬的檢驗及上市,目前國內還在紛紛擾擾爭論不休,政府必須務實面對以解決美豬美牛之亂。
人口負成長專題報導指出,台灣少子女化形成國安危機,已經喊了好多年,如今步入人口負成長,問題更加凸顯且面臨急迫性,如果無法有效解決,減緩負成長速度,將造成人才短缺、消費力降低等問題,嚴重衝擊經濟。
編者按:台灣人口於2020年首度出現負成長,不論於自然增加或是社會增加部分。面對人口結構改變,高齡化正快速發生,對未來經濟、社會福利、國家財政與教育都將帶來巨大影響。
為對抗氣候變遷,目前已有超過130個國家宣示2050淨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