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克魯曼於5月14日在紐約時報專欄文章「刺激消費是解決中國經濟問題唯一途徑」,以這個題目和對這個題目的論證來說,都與中共官方的說法沒有原則性牴觸,只是刺激消費角度不一樣。 但克魯曼文中有兩點內容,引起爭議,一是第二次「中國衝擊」,另一個就是「5月之問」。

歐洲議會選舉最新統計結果顯示,中間派雖仍取得最多席次,但民粹主義和極右派政黨大有斬獲,在法、德等國尤其明顯,法國總統馬克宏拋出解散國會震撼彈,提前舉行國會選舉,歐洲10日股匯債市全面重挫。接下來歐盟可能持續推動《歐洲晶片法》等法案,但在移民、氣候與環保政策方面可能面臨更大阻力。

今(2024)年7月份,中國將要召開二十屆三中全會。社會各界對此次重要的會議都期待已久,大家都想知道。在中國經濟面臨穩增長壓力,在國際局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中國在改革的方向、思路和策略會有什麼新的變化?有什麼重大的改革政策出台?

今年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經宣佈,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核心主題是「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式現代化」是此次會議最重要的關鍵詞,也是理解即將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一把鑰匙。...

路透5日引述業界人士說法稱,日本將在2025年的新版能源政策中提高核電占比,藉此在需求增長和地緣政治情勢緊張的雙重挑戰下穩定電力供應。然而分析指出,核能容易受到公眾反對,而日本又面臨高度地震風險,提高核電占比的目標恐怕困難重重。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於當地時間6月4日晚間,在社群平台X(原Twitter)發文,自行宣布在國會大選中勝選,取得第3個任期。他寫道,「人民連續第3度對『國家民主聯盟』(NDA、以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為首的執政聯盟)表達信心!這是印度史上的歷史性壯舉。」

今年是「六四事件」35周年,北京提高社會維穩層級,天安門廣場仍須提前預約才能進入,天安門城樓則全天關閉。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區大型路口、天橋再現「看橋員」,並出現警察搭配「民兵」的崗哨組合,且在近年中共當局持續強化民防體系的背景下,民兵改著「迷彩軍服」上街,層級有所提高,頗受來往民眾關注。

中共20屆三中全會預定下月召開,有分析指出,這次會議的輪廓初現,包括新一輪改革的重點還是經濟體制改革,召開時間可能在7月上中旬,有關人事的議程也引人關注。

明報今(4)日刊登分析文章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23日在山東濟南主持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被視為對這次三中全會的「定調」,而上週日至上週三,人民日報一連4天發表「評論員文章」,詮釋習近平講話,令三中全會輪廓初現。

文章表示,...

美國總統拜登對一系列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大幅提高關稅稅率,只不過是一年多來美國重新部署亞洲貿易路徑的布局之一,可從最近的一些數字顯示出來。台灣對美出口益發繁榮,可謂美中關係緊張的大環境下供應鏈洗牌的一個例證,而中國大陸的一些供應鏈已被美國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