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全球碳排放量約 40%自建築建築轉型刻不容緩,立法院在審議《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在即,地球公民基金會及台灣綠領協會、綠色公民行動、主婦聯盟等環保團體,加上社區管委會代表,上午在台北市信義新城社區頂樓召開「都市的電都市發,屋頂光電要入法」記者會,疾呼屋頂光電要入法。

邱文彥認為,現在台灣國土為「海陸分治」,陸為內政部管理、海為海委會管理,而「離岸風電卻是經濟部能源局最大」,當經濟部說要發展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再生能源20%要達標時,「沒有一個機關敢說不」,最後變成是縱容或是鼓勵離岸風電業者趕快來設風場,形成「業者先圈海、政府再被動審查」的狀況。

這些年半導體產業是台灣出口的明星產業,對於台灣經濟成長的貢獻自然不在話下,但是最大的買家不是美國、歐洲,而是中國大陸。談起兩岸貿易,多數人都會援引我國出口總額裡有四成是輸往大陸,這確實是一個非常高的數字,也足以顯示兩岸經貿相互依賴的程度,出口的背後是生產,生產的背後是就業,就業的背後是一個個家庭的幸福。

金管會指出,我國法律未禁止民間金錢借貸,亦未禁止針對民間借貸提供媒合中介服務,金管會雖然非P2P業者的主管機關,但為兼顧金融科技創新、消費者保護及風險控管前提下,之前鼓勵銀行與P2P業者合作,2017年時訂定「銀行與網路借貸平臺業者合作自律規範」訂有六大合作模式,包括銀行提供資金保管服務、銀行提供金流服務、銀行提供徵審與信用評分服務、銀行透過P2P模式提供貸款、廣告合作、銀行提供債權文件保管服務。

因應減碳、碳交易時代,很多企業就會思考是否要先去國外買下碳權囤起來放?因應氣候變遷減碳壓力,企業要以盤查、自願減量為優先,而不是急著到國際上買碳權 ;歸根究底,還是要盡可能減少排放,所有減排努力都做了,最後要碳中和時,再購買碳權,而且希望是在國內買碳權,這才有助於降低國家整體排放量。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本月一日舉辦四十周年慶祝晚會,正在台灣進行訪問的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與蔡英文總統、副總統賴清德共同出席。波頓也在會中強調,台灣正受到來自中國的越來越嚴重的軍事威脅,應該更加融入國際集體防衛結構,以降低中國發動侵略的可能。

農委會農糧署近期擬修法,將農路與水塘納入災損面積。學者認為此次修法茲事體大,因天災救助若再加碼或放寬,除難以推動農業 保險 外,甚至產生部分 農民 未認真種雜糧,僅等著領天災救助金,導致農業生產劣幣逐良幣的狀況。

金管會出重手,若金控或銀行大股東不當干政,金管會祭三招。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莊琇媛27日預告金控法、銀行法修正草案,修正重點有三,一是可限制其股權的表決權行使,二是限制大股東直接或間接當選董事,三解除董事職位;同時被停職者一年內、被撤職者五年內不得再任金融相關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