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指半導體產業出口大好,讓台灣成為亞太地區最早復甦的經濟體之一,雖陷入突然大增新冠確診案例,暫時仍維持首季時對台灣經濟預測的正面看法,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可達5.8%。楊金龍引用諸多國際機構的預測值居高說明,間接透露經濟成長預估下修機率應不大,且利率將連五凍。
藍濤亞洲總裁、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共同發起人黃齊元撰文指出,東南亞經濟正在起飛,許多東南亞企業也呈現驚人的成長,最近國際私募股權基金向越南企業Masan Group旗下的The CowenX投資4億美元,取得5.5%股權,整體估值將近70億美元,讓以阿里巴巴為首的外資涉足越南最大的零售門市系統,同時擁有越南前三名的電子商務平台。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不見紓緩,國人關心疫苗取得進度。3日的白宮新冠防疫小組記者會中,宣布美國向全球分配8000萬劑疫苗計劃。根據白宮新聞稿指出,將會提供亞洲國家約700萬劑疫苗,其中包含印台灣和太平洋島嶼地區都可分配到。 外交部今(4)日表示,對於美方在我國政府與人民全力對抗疫情之際,即時伸出援手,展現對我溫暖關懷,表達誠摯感謝之意。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3)日在行政院會表示,此波鋒面降雨雖紓緩全台水情,但多數水庫蓄水量仍偏低,請經濟部持續「多省水、多找水、多調水」謹慎因應,細緻管控用水、努力開發水源,積極推動已核定的各項水資源建設,包括防汛及抗旱都要做好準備。
石門水庫集水區等待周末鋒面降雨,趁空檔持續加強清淤,希望滿足供水,度過乾旱危機。
多家日本媒體3日報導,日本將於4日火速向台灣提供124萬劑AZ疫苗,《朝日新聞》也透露,這只是第一批,後續還會多次分批提供,總數有可能達到1000萬劑。而之所以不借助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是因為希望能在短時間內送達台灣。
國內農地違規蓋工廠情況常見,經濟部上月公布《工廠管理輔導法》(工輔法)子法之一的《特定工廠申請變更編定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審查辦法》(轉特目辦法)草案,將開放符合條件的農地工廠變更地目,以加速納管期程。
彭博資訊報導,歐盟可能對進口到歐盟的鋼鐵、水泥、鋁等產品,課徵「碳稅」,引起市場關注,中鋼、台泥皆有望因此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