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國際局勢與通膨壓力,讓台積電面臨內憂外患前景堪憂,《經濟日報》社論就指出,企業與政府良性互動,本是無可厚非,現在碰到需要政府出面,政府也應該責無旁貸,不能袖手旁觀,台灣只有一個台積電,占台灣經濟比重實在太大,政府應以爭取台灣整體的經濟利益為目標,協助產業發展。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和亞洲的晶片製造商警告,由於美國未能通過促進國內半導體行業的520億美元晶片法案提供資金,他們將不得不推遲、或縮減對美國的投資。
今(2022)年底縣市首長選舉,各式議題與社會行動持續串聯。都市農耕推動團體則拋出「都市農耕政策需求」,呼籲各候選人提出具體政策。自2008年以降,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未來20年更有3/4的人口居住在都市裡。「支持農耕是有票的」都市農耕網發言人楊志彬說道。
士林區天母SOGO百貨大門正對著德行繽紛農園。圖片來源:都市農耕網提供
...
由於午後熱對流旺盛,今天各地雨彈狂炸,雙北、桃園、台中等地發生 淹水 災情。 水利署 表示,預期至6日為止,全台會持續發生局部短延時強降雨,已成立應變小組,並通知地方政府加強警戒。
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昨天在臉書直言,台積電下半年推出的3奈米(N3)製程「看來是一大敗筆」,他直言,台積電法說會投資人要擔心的問題包括明、後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是否下修?重大客戶延遲或取消長約訂單是否有處罰?資本支出踩煞車的考量,以及產能利用率若下滑10%至20%對毛利率的影響等四大議題。
綜合媒體報導,本應短缺的半導體突然出現供應過剩隱憂,除了最尖端晶片台積電(TSMC)等前3家以外,其他將陷入供應過剩或重組,未來半導體產業也將拉開新的序幕。
歐美日紛紛訂定新政策,意圖恢復在地半導體製造產能,張忠謀認為,這些努力所產生的晶圓廠其生產製造成本效益可能不及台廠,但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的考量通常總是凌駕純經濟利益的計算,未來幾年歐美日自建晶圓廠的趨向看來勢在必行。
經濟部國際合作處專員陳祈典指出, 近來媒體披露台積電跨入第三代半導體訊息,台積電與IDM廠及IC設計業者合作,完成第一代矽基板氮化鎵(GaN on Si)技術平台,並將持續推進至第二代矽基板GaN技術平台,預計今年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