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5日晚間因直腸癌在家中病逝,享壽67歲。學界表示,朱雲漢對大陸和西方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見解非常高,他主張眼光要離開美國,並把漢學研究帶往歐洲及俄羅斯,他的離世是國際社會科學領域的重大損失。

八大工商團體負責人20日將向總統蔡英文「拜晚年」,並將當面向蔡英文表達台灣將面臨氣候變遷、地緣政經衝突、國際經貿加速整合及淨零碳排等多元挑戰與難題,盼政府從台灣應扮演的角色,策定全球市場與兩岸經貿並重、符合台灣經貿利益且具有主體性的經濟戰略,更盼核能、氫能都納入減碳能源考量。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John Blinken)原訂於5日出訪中國,然而美國時間2日晚間傳出中國高空氣球進入美國領空,國防部質疑該氣球是為蒐集敏感情資所用,美方遂決定推遲布林肯的訪中行程;國務院資深官員表示,若條件允許,將盡快安排布林肯訪問中國大陸,同時雙方持續保持外交管道暢通。

高屏溪流量持續走低,地方呼籲調升高雄水情燈號,經濟部下周將召開水情會議,料將高雄轉為提醒綠燈,以進一步節水。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去年11月COP27在埃及盛大舉行,此次大會被定位為「督導落實的峰會」(Implementation COP),並以「共同落實」(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為大會標語,針對減緩、調適、資金及合作四大策略設定達成的目標。

除了汰換電動運具外, 環保署 日前修法公告增加四項農業溫室氣體增量抵換措施,但環團認為助益有限。

美國與菲律賓之間的安全合作再度升級,雙方國防部發表聯合聲明,證實根據 2014 年所簽署的「強化防禦合作協議」( 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 EDCA ),菲國將再開放 4 座基地供美軍進駐使用,藉此強化美方在印太區域的軍事能見度,嚇阻中國近年來不斷在南海爭議區域進行軍事擴張的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