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於台灣面臨日益嚴重國安威脅,經台美雙方議定,國防部最新公佈的決標公告指出,空軍司令部委請駐美軍事代表團,與AIT美國在台協會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協議內容為「愛國者技術代表」為協助維持愛三飛彈系統運作順利無虞,美政府協調愛三飛彈原廠,自本月初起派出陣容龐大的技術代表團長期駐台。

法新社及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海軍軍令部長吉爾迪上將表示,中國最快可能今年入侵台灣,美軍必須準備因應,此番言論凸顯華府對於北京犯台意圖的高度警戒。

在中共廿大召開期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宣稱中共將加速統一台灣進程,國家安全局長陳明通在立法院表示,中共作好攻台軍事準備的時程,從外界所提2027年、2025年,他認為「2023年也必須關注」,可能「以戰逼談」。

營建業留意, 環保 署去年發布修正《營建工程 空氣汙染 防制設施管理辦法》,將於今年11月上路,從擴大管制對象、提高圍籬等六大面向強化管制工地空汙,預估4,000處工地受影響。環保署提醒,常見工地錯誤包括圍籬種類不符規定、砂石土方等未覆蓋防塵網等,業者應留意。

海洋越變越熱,導致中國沿海降雨增多。1項國際性的研究發現,過去36萬年來,中國東部發生的季風雨增加與海水的熱含量提高有關。專家也提醒,如果人類持續製造溫室氣體讓地球 暖化 ,不只海水溫度越來越高,還包括出現暴雨及海洋生態系統破壞。

楊金龍強調,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日益升高,央行貨幣政策自主性降低,影響對物價與經濟預測準確度,為穩定金融市場有四大措施,包括場內外監理機制、提供國內金融市場流動性、備妥充沛的外幣流動性,以及適時進場調節。

黃崇仁以台灣也身處美中科技風暴漩渦,強調美中貿易衝突持續激化,台灣難以置身事外。身處美中科技戰漩渦中,無法置身事外;鈺創(5351)董事長盧超群認為,台灣、中國、日本、韓國都受影響,這波半導體景氣調整約1年,成「U」型反轉。

台積董事長劉德音今日出席TSIA前受訪,向媒體表達只要台灣好好發展半導體 ,大家要放心。在當前紛雜的世局,不要自亂陣腳。致力於加強人才培育及推廣,預估2022年台灣IC產業產值達4.88兆元,較2021年成長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