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美國總統Trump政策帶來的經濟影響可能沒有人們擔心的那麼嚴重。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對專業預測人士的季度調查, 與三個月前相比 ,經濟學家們現在預計經濟增長和就業創造將更強,衰退風險更低,通貨膨脹也將降溫。 原因是,《華爾街日報》...
對於上週收到川普總統威脅徵收高額關稅信函的大多數國家,尤其是那些經濟以供應美國市場為主的亞洲國家而言,它們幾乎找不到明顯的替代出口目的地。但它們正在盡力尋找。
儘管各國政府不斷派遣特使往返華盛頓,提出新的採購計劃和改革承諾,但白宮仍堅持徵收新關稅,這一做法令全球商界和政界領導人深感困惑。川普正在設置新的貿易壁壘,要求各國在8月1日前做出重大讓步,聲稱美國多年來因進口大於出口而蒙受損失。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
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展開對英國的國是訪問,下午在國會發表演說指出,歐洲必須在科技、經貿等領域加強投資和合作,強化自身實力,避免對美、中兩國形成過度依賴,對美、中皆有必要「去風險」(de-risk)。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日韓等14國關稅通知書,台灣不在其中,川普也簽下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包括台灣在內多國獲得更多談判空間,台美談判持續進行中。總統賴清德7日深夜與在美國的經貿談判團隊視訊通話,勉勵並指示談判團隊, 務必以維護國家及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及糧食安全為核心任務 ,為國家爭取合理關稅。這也是我方設下的談判底線。
2025年7月3日,一個註定會被載入史冊的日子。美國眾議院以微弱優勢,戲劇性地通過了川普力推的3.4兆「大而美法案」,這不光是一個簡單的財政法案,它更像是川普送給自己的第二個任期的大禮,一份對美國未來發展路線的宣言書。
7 月 3 日週四,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 減稅和支出法案 在國會獲得通過,該法案避免了美國政府近期違約的可能性,但卻使美國的長期債務問題更加嚴重。
學界應該沒有人比甫辭世的哈佛學者奈伊,更有資格談論「美國世紀」的命運了。如果是俄國、中國或是西方左派學者談及美國霸權終結,一定被認為是反西方、唱衰民主、認知作戰。但奈伊對這個問題已不是第一次發言;他在過世前與老同事基歐漢聯名,身後發表於《外交事務》的「漫長美國世紀的結束」,總不該也被認為是自由派勾結中、俄,「懷疑」美國。這位大師的警告,值得認真對待。
多數人熟知奈伊,是因為他創造了「軟權力」概念。他認為國家若善用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