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海水不斷沖上岸邊,這處海灘的居民,只能暫時用白色沙包擋在門前,但其實稍早一場洪災,已經侵蝕掉他們的部分家園
在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中,為了減少燃煤發電所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空氣汙染問題,現在正逐步減少燃煤發電量,不足之處就由提升天然氣發電和建構綠能來補足。但是燃氣發電所造成的溫室效應問題依然不能忽略,就長遠來看,這會讓台灣在減緩升溫的全球議題上捉襟見肘。
中華信用評等公布「2021年台灣年中信用展望」,報告中指出,出口持帶動台灣經濟成長,但台灣企業正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等六大信用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水電有短缺之虞」,該項風險等級正持續升高,且趨勢在惡化中。
環團今天發布研究報告,推估2030年極端海平面上升與風暴潮,可能影響亞洲地區7個沿海城市的人口、土地與GDP;其中台北市受影響人口約43萬、GDP約24%。
經濟部今 (23) 日說明,目前皆依行政契約規定管控風場建置進度,若業者無法如期履約,將有相關罰則,並強調,單一風場占整體電力供應比例有限,不影響供電穩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全球知名的地圖權威「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正式宣布第5大洋的存在,南極洲周圍海域被正式命名為「南冰洋」(Southern Ocean)。
據了解,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也建議暫緩實施夏季電價,行政院也採納意見,不過由於夏季電價從6月實施到9月,時間長達4個月,原則上並不會整個夏季電價都暫緩實施,先規劃6月份的夏季電價會暫緩實施。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數位時代下,台灣以民主人權國家自豪,當人民配合政府政策時,因信任將個人資料交由政府收集、處理、利用,依《個資法》規定,使用目的必須與收集時的認知一致,使用目的也必須讓人民了解,無模糊地帶。又先前《科技偵查法》草案引發政府可能不當監控人民的疑慮而遭到擱置。現實聯制資料是否更應謹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