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點名氣候變遷影響經濟 環團:台北10年後恐有8000億泡水

環團今天發布研究報告,推估2030年極端海平面上升與風暴潮,可能影響亞洲地區7個沿海城市的人口、土地與GDP;其中台北市受影響人口約43萬、GDP約24%。

而央行也在17日的記者會中表示「氣候變遷恐影響正常經濟活動」,如缺水、極端高溫下的供電需求,經環團預估台北恐損失近8300億。

氣候變遷已不僅止於環境議題,更是全方面影響民生與經濟。中央銀行17日明確指出「氣候變遷恐影響正常經濟活動」,如缺水、極端高溫下的供電需求。此外,環團最新研究揭露極端海平面上升和風暴潮可能威脅城市經濟,《2030年極端海平面上升對七座亞洲城市之預期經濟影響》報告挑選曼谷、香港、東京、雅加達、首爾、台北和馬尼拉,共七座身為經濟重鎮、位於或鄰近沿海地區的亞洲城市,分析在IPCC RCP 8.5 情境下,2030年極端海平面上升對城市GDP的潛在影響。

▲▼綠色和平估2030年海平面上升影響臺北24%GDP             。(圖/綠色和平提供)

▲研究推估亞洲7城市一覽表。(圖/綠色和平提供)

研究結合美國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和芬蘭學者Dr. Kummu開發的全球GDP資料,顯示在不積極減碳情境下,極端海平面上升將影響上述七座城市GDP共7,240億美元(約合新臺幣21兆6,982億元),並推估共1,500萬民眾及1,829平方公里的土地將暴露於淹水的風險之中;估計GDP影響為各城市GDP總額的0.4%至96%不等。

以台北市為例,研究顯示在最不積極減碳情境下,2030年若面臨海平面上升與10年一遇的大水等綜合因素,預計台北市17%面積將受到淹水威脅,尤其淡水河沿岸地區影響較嚴重,歷史悠久的大同區與交通樞紐臺北車站皆可能受到影響;連帶可能影響台北市GDP約24%(約296.4億美元;約合新臺幣8290.3億元)。

▲▼綠色和平估2030年海平面上升影響臺北24%GDP             。(圖/綠色和平提供)

▲研究推估台北市2030年受海平面上升影響人數。(圖/綠色和平提供)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指出,「災害的調適能力有區域差別,當台北市暴露於氣候風險下,脆弱度較高的萬華地區特別需要地方政府的關注」。若依台北市12個行政區所暴露的風險,研究預估2030年受海平面上升和風暴潮影響人口最多的地區依序為松山區、萬華區、大同區;再對照中低收入者、身心障礙者、需關懷獨居老人等社會脆弱度指標,萬華地區社會脆弱度為北市最高,在風暴潮等氣候衝擊發生時可能缺乏衛生保健、建築結構修復、通訊、水和食物等資源,並可能讓弱勢族群的生計更加艱辛。

▲▼綠色和平估2030年海平面上升影響臺北24%GDP             。(圖/綠色和平提供)

▲研究推估影響台北市GDP與地理範圍。(圖/綠色和平提供)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