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近期中部以北雨下不停,豐沛雨量反而助攻水力發電。

國發會預計3月底公布2050年淨零碳排路徑圖,能源配比中,已確定核能不在選項中,再生能源是否占8成為矚目焦點。

編者按: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下,貧富差距更加擴大,要追求社會正義顯得越發困難;特別在東亞國家,對於學歷與職業上的追求,無疑是雪上加霜。逢甲大學特聘教授侯勝宗,藉由哈佛大學桑德爾教授所出版的《成功的反思》,思考在疫情期間,哪些職業缺一不可?進而點出何謂整體社會應重塑的價值。

編者按: 網路發達的今天,虛擬社交已成日常,但也衍伸出不少現象,近年來「社群恐慌」問題(Fear of Missing Out,FoMO),在青少年族中發酵,有高達9成的人曾有任一項社群恐慌狀況。兒福聯盟針對此現象,於22日舉行臺灣兒少網路社交行為暨社群恐慌現象調查發表記者會,揭露新興社群平台對兒少的影響。在社群媒體的侵蝕下,下一代是否有辦法維持身心平衡,值得持續關注!

經濟部礦務局日前公布《礦業法》修正草案,首場修法說明會今(23)日在台北登場。環團雖認為草案納入總量管制精神,但提醒「採取量」的核定應以內需為限,不要開採國內大量礦產來外銷。

今(2022)年2月底,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即將發布第二工作組報告,彙整氣候變遷影響與調適的最新研究。這份厚重的科學報告,是近8年科學界對全球氣候風險的評估與應對策略。

因應碳關稅及國際對供應鏈要求,全台估計十九萬家企業需要「碳盤查」。

拜登總統8日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規定所有聯邦單位建築內到2030年前要百分之百使用無碳污染的綠能電力。圖為拜登8日下午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市交通局推動剛生效的基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