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英國 學者籲成立「氣候變遷委員會」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剛結束,會中通過「格拉斯哥氣候協議」,明確點燃要終結燃煤時代的信號。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昨為此提出七項政策建議,呼籲政府加快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

專家認為,台灣的成功是建立在「褐色經濟」,高排碳、高汙染、低薪,導致環境健康成本外部化,政府應提出不補貼減碳、節能與化石能源政策,將外部成本內部化。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指出,國外研究顯示,本世紀末的溫度將上升二點四度,台灣必須思考面臨升溫該如何調適,建議比照英國成立「氣候變遷委員會」,提供政府獨立專家審議意見,另也必須要有氣候專章法令,儘速簽訂「氣候變遷因應法」,落實氣候變遷衝擊與脆弱度的評析。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則是提出四項建議,包含不補貼減碳、節能與化石能源;付費購買除碳成果,優先使用台灣森林、海洋與濕地除碳,儘速採行碳稅、能源稅與碳費等制度;政府可主動提案加入或連結國際氣候俱樂部,假如進不了聯合國,也可考慮在東亞組織碳市場,採行碳邊境税,共同成立綠色氣候基金。

相關新聞

鋒面來臨,拚水庫解渴。 經濟部 今(25)日表示。今天即將有春雨鋒面到來, 水利署 為把握此一時機,...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台灣交通遭批評為「行人地獄」,民進黨立委羅致政今天召開改善行人交通安全公聽會,與專家學者就工程、執法、教育等面向進行討論;羅致政說,...
環保署組織改造迎來新突破,立法院司法、社環委員會昨(22日)聯席審查《環境部組織法》草案及環境部所屬五個三級機關組織,並宣布通過初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