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休戰 川普正式宣布:對中芬太尼關稅降至10%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4 日) 正式宣布,對中國芬太尼相關進口關稅從 20% 降到 10%,並把對中國對等關稅從 34% 降到 10% 的休戰措施延長一年,象徵正式確定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全面貿易協議的關鍵元素。這兩道行政命令將從 11 月 10 日起生效。

南韓會面後進展 關稅調降已簽行政命令

川普上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見面,川普於會後表示,他計畫降低對中的芬太尼懲罰性關稅;川普4日簽署行政命令指出,在美中討論之後,中方承諾阻止芬太尼流通到美國,包括禁制特定化學用品運送到美國,並管制其運輸到其他國家。

在芬太尼問題上,川普指出,中國在打擊這種致命藥物及其製造前驅化學品的走私方面,已取得進展。他在行政命令中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承諾採取重大措施,以終止芬太尼流入美國的情況,包括停止向北美運送某些特定指定的化學品,並嚴格管控某些其他化學品出口至世界各地的所有目的地。」

川普說,美國國務院和國土安全部將持續監督中國執行該協議的情況,「若中華人民共和國未能依本命令第一節所述履行其承諾,我可能會視情況修改此命令。」

雙方為期一年的休戰協議,該協議已讓對中國的「對等關稅」稅率自34%大幅降低至10%;儘管如此,整體關稅情況仍不明朗。部分商品被排除在基本稅率之外,而其他產品則仍面臨既有的關稅。

但這項協議緩解了中國所面臨的相對劣勢:川普對中國的關稅稅率,現在幾乎與對多個主要東南亞出口國的稅率相同。然而在使同時,美中貿易休戰協議也籠罩在法律不確定性的陰影之下,因美國最高法院正在審理川普運用緊急權力對不同國家徵收關稅的做法,是否合乎美國憲法。

結果還有變數 待觀察到明年四月川普訪中

紐約時報本月3日的分析報導則指出,部分中國進口商品還需繳納川普第一任期貿易戰時遺留的7.5%至25%的額外關稅。此外,中國商品還需繳納川普政府針對汽車、鋼鋁等行業徵收的全球關稅,以及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既有關稅。而且,中國商品享受的關稅豁免範圍遠小於其他許多國家。

自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國工廠已經大量外移,中國也努力開拓新市場,根據大陸統計局今年4月中公布的數據,對美出口額的占比逐年下降,2018年是19.2%,今年第一季已降至13.5%。中國9月對美出口年減27%,自美進口下降16%,雙邊貿易順差前九個月收窄至2086億美元,而中國出口至東協、歐盟及非洲市場分別暴增15.6%、10.4%與56.4%,顯示北京正加速分散市場。

不過也有國際媒體擔心這次川習會結果還會有變,認為需要觀察明年4月川普訪問中國前後有沒有新變化出現。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川普以 IEEPA「緊急狀態」對全球加徵關稅,引發濫權爭議。學者指出貿易逆差屬長期可預期現象,不符 IEEPA 要求,...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日發布《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進展發出嚴峻警告。...
在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動與美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的背景下,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大廠紛紛赴美設廠,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在美國形成產業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