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美拒賴清德過境紐約

根據金融時報與路透社報導,川普政府考量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不允許賴清德過境紐約,原先傳出8月的過境安排因而推遲。目前為止,總統府維持近期的論調,表示賴清德目前沒有海外訪問的規畫;美國國務院則表示,不評論假設性的狀況。

外媒皆露 賴總統無法過境紐約

賴清德總統原本計畫 8 月過境美國,前往與台灣有邦交的巴拉圭、瓜地馬拉與貝里斯。但3位知情人士表示,美方已通知賴清德,他無法在前往中美洲途中過境紐約。

此事也透過外媒,路透社與英國《金融時報》皆在28日雙雙報導,美國川普政府拒絕允許總統賴清德過境紐約;兩篇報導都指出,川普政府拒絕賴清德過境,主要是考量美中正在進行貿易談判。《金融時報》同時也揭露,川普政府在美中談判之際,暫緩美國商務部對中國的出口管制,且川普政府是在中國表達抗議之後,拒絕台灣總統過境。

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以背景說明方式回應,台灣並未宣布總統賴清德的任何出訪規劃,因此美方不回應假設性的狀況。美方表示,台灣包含總統在內的高階官員過境美國,完全符合長久以來的政策與做法,美國也會持續遵守一個中國政策、《台灣關係法》、3公報及6項保證,致力於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總統府否認出訪 以災情、關稅為重

針對媒體詢及總統出訪事宜,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28日傍晚表示,考量近日南部風災災後復原、與美對等關稅及區域情勢等,賴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之安排。

知情人士透露,賴清德曾聯繫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希望該機構在他過境紐約期間邀請他出席一場活動。此外,他也計畫在此行中造訪德州達拉斯。外界目前仍不清楚,美方是否僅拒絕其停留紐約,或是完全不允許其過境美國。

一位美國高級官員表示,雙方正「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並強調目前尚無任何行程被取消。

另一方面,其他知情人士也指出,川普政府試圖避免破壞美中貿易談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已於28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展開第三輪協商。

除了擔心影響峰會進展外,一些官員指出,美方在對中有必要採取「韜光養晦」策略。這句出自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的說法,如今被引用來說明,中國在稀土領域建立起對美國的戰略優勢,限制了華府對北京採取強硬行動的空間。

裴洛西:此為危險信號

而《金融時報》也在報導中引述華府學者葛來儀與薛瑞福的評論。葛來儀表示,川普應該反抗中國的施壓,而不是屈服。她表示,若川普政府釋出訊號,暗示台美關係是可以談判的,那麼川普政府的威懾能力就會減弱,也讓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更敢於施壓台灣;薛瑞福則說,倘若拒絕賴清德出訪,是因為川普政府想討好北京,那麼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美國聯邦眾院前議長、眾議員裴洛西也在臉書和X平台發文表示,川普總統拒絕賴清德總統訪問紐約的決定,發出了一個危險的信號:在台灣問題上,美國可能會被脅迫而沉默。

 

 

相關新聞

7 月 31 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自 2022 年起便啟動無數軍演、訓練,以模擬封鎖台灣的情境。...
美國對等關稅風暴未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預告擬在下周「開獎」藥品及半導體關稅,市場屏息以待,另外引發討論的是,...
前美國國務院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5)前大力批判賴政府對美方針,以「臺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晶片大廠 NVIDIA 今(5)宣布啟動「電力大革命」(Power Revolution)計畫,致力於推動資料中心電力基礎設施從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