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能源政策可達到淨零排放?

蔡總統以錄影方式在「2021能源願景高峰論壇」上暢談能源政策,期待業界與政府一起努力,達成淨零轉型的願景。

近日蔡總統在「二○二一能源願景高峰會論壇」,提到政府的能源政策是在穩定供電、兼顧國家競爭力的情況下,以「先低碳再零碳」的方式,增加天然氣、減少燃煤,並發展再生能源,因應國內產業愈來愈高的綠電需求。然而,要達到二○五○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長期目標,我們需要更明確、可行的能源政策發展路徑。

根據OECD國際能源署五月發布的「全球能源二○五○淨零排放路徑」,已開發國家要在二○三五年實現一百%清潔電力,其餘國家則要在二○四○年達成,方能達成二○五○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國際能源署清潔電力的範圍,包括:核能、水力、生質能源、太陽能、風力與其他再生能源。特別強調,很多人疑慮核能發電雖然是清潔電力,但一旦出事則是相當危險的。

今年上半年各國清潔能源發電占國家總發電比重,當屬歐盟廿七國最高,接近六十五%;其中核能約占廿五%、水力約十五%。這也是歐盟決定在二○二六年起對進口產品依照碳排放交易的平均市價,課徵碳費之基礎。而美國首度突破四成,核能約占二成。反觀,中國清潔能源約占三成,目前大力發展水力、核能發電;而印度清潔能源占比約二成。台灣清潔電力占比為多少?以二○二○年而言,核能占十一點二%,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水力等)占五點四%,兩者之和甚至低於印度的二成。

台灣目前設定之二○二五年發電量結構是在建立非核家園下,再生能源占比廿%、天然氣占五十%、燃煤占卅%。首要檢討的是再生能源占比目標達成的可能性,今年前九月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僅五點六%,而今年底設定目標是十二%,令人擔心二○二五年達成目標的可能性。而且當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高,另一項要降低的疑慮就是供電的穩定性。

其次,二○二五年天然氣發電占比要達到五成,就會讓發電成本大幅受到天然氣價格的影響。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但是甲烷更是一種強效溫室氣體,廿年內暖化威力是二氧化碳的八十倍。經濟部強調天然氣是進口,而非生產,應不會有甲烷排放量的疑慮。然而在今年十月的聯合國第廿六屆氣候峰會,近九十國同意在二○三○年減少卅%的甲烷排放量(二○二○年為基準),此目標一旦落實,產生甲烷排放的天然氣供給勢必減少,價格必定上升,有可能引發台灣電價大幅上漲的壓力。

雖然經濟部強調台灣電價有平穩機制,但是此制度傾向在一般狀況上下波動之穩定機制,不知可否抵擋天然氣價格大幅拉升的衝擊?特別是遇到各國降低燃煤、增加天然氣的狀況,以及天然氣價格預期心理的影響。

另外,蘋果、微軟、谷歌等國際大型企業皆宣布二○三○年要達到淨零排放,在它們供應鏈範圍的台灣科技公司也得達成;但在上述發電結構下,實在不利台灣科技公司在二○三○年達到淨零排放,也不利於承諾要一百%使用再生能源的台灣企業。

台灣能源政策受到底下因素的限制:電價便宜、電力供給要穩定、非核家園,現在又加入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這似乎看起來很困難達成的境界。本文並未引伸是否支持核能發電的政策,惟呼籲政府若要將二○五○年淨零排放目標加入氣候變遷因應法,就得考量本文上述所提的疑慮,訂定明確、且可達成淨零排放之發電結構路徑。

(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葉銀華

國立台灣大學商研所財務博士
經歷:香港中文大學經濟金融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日本一橋大學經濟制度研究中心、美國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行政院改革公司治理專案小組委員、行政院金融重建基金評價小組委員兼副召集人、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第1屆、第2屆金融研究發展基金管理委員、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專長:公司治理、家族與企業傳承、合併與收購、金融機構管理
 

相關專欄

由台積電永續報告書可知,台積電要降低碳排總量,一個做法就是使用 再生能源 ,而再生能源除了自己發電外(目前仍然很微小),...
有關碳中和、淨零碳排、淨零排放已成為熱門的議題,然而它們之間的差異與意涵為何?真正了解它們的差異,才能避免「淨零排放」淪為口號。
今年二月,台灣將二○五○年淨零排放列入氣候變遷因應法。但根據環境部八月公布的二○二一年二氧化碳排放當量卻增加,不僅無法達成減排二%...
永續發展是近來企業經營非常重要的名詞,其意義為「滿足人類當前需求、又不損害後代子孫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模式,例如:我們只有一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