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碳排將成顯學 曾文生:靠智慧建築

                           智慧建築的減碳對台灣 2050 淨零碳排的目標極為重要。

智慧建築的淨零碳排將是一門顯學,建築產業一定得跟進!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強調,為了達到 2050 淨零碳排,建築產業的減碳絕不能忽視,尤其在照明、空調、電梯等三大耗能元素上,應該更加「智慧化」。內政部建研所所長王榮進則希望,未來智慧建築能在設計、建造、維護管理都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淨零智慧建築

曾文生說,台灣在過去已達成了許多智慧建築的成就,但「建築淨零碳排」是未來「沒得選擇、一定要做」的目標,因為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發現,建築部門的碳排佔總量的 38%,因此如何有效減少建築物在生命週期中的碳排,在未來將是一門顯學,且非常仰賴智慧建築專業。

曾文生進一步強調,如果建築部門無法有效減碳,台灣想達成 2050 淨零碳排將非常困難,照明、空調、電梯三大能耗都需要更智慧化,其中空調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未來最佳情況希望能將熱能阻絕於外,避免房屋因日曬而增溫,或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降溫。

智慧建築四大方向

王榮進也說,目前在台灣智慧建築協會創會理事長温琇玲的協助下,已開始從建築生命週期來進行規劃,以達成節能減碳目標,並推出建築 4.0 政策。

王榮進說,未來的智慧建築有四大方向,包括智慧管理、智慧營造、智慧建材、AI 應用等,盼在設計階段就進行溫度與碳排等方面的模擬,用技術與各種方式減少進入建物的熱量,達到節能效果,並在建材工法上嘗試減少排碳量,也透過 AI 把建築、能源數據記錄下來,找出讓能源最有效利用的方式。

此外,温琇玲也指出,2023 年提出的智慧建築指標規劃以效益為導向,往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與智慧創新指標等六項指標來做,包含 14 大項、77 小項的評估項目。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