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氣候法提建言 工總:2050淨零排放別急入法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代表企業界向政府提「建言書」,總括七大建議案,籲政府不要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急於入法

行政院提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對此,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代表企業界向政府提「建言書」,總括七大建議案,籲政府不要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急於入法,且徵收碳費應擴及所有事業與民生,針對環保署訂的每公噸100元碳費,建議分階段並滾動式檢討。

針對工總建議,不要急著將2050淨零碳排寫入氣候變遷因應法,環保署回應表示,這段期間以來與企業溝通,據工商團體內部調查,約有七、八成企業支持2050淨零碳排入法,此外立法院各黨團提案、環團、工商團體所提修法版本,立場也都一致,共識度可說是非常高。

環保署官員也回應表示,碳費將採分階段徵收,而費率、徵收對象等細節會在子法中訂定,首波對象主要鎖定近290家排碳大戶,不過業界不同聲音會納入考量,也是接下來的溝通重點。

工總表示, 為深入了解產業對碳中和的各議題及建議,去年10月曾進行「產業對碳中和議題意向調查」,彙整業界對《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正草案意見與相關建議,並於日前向政府提出七大建言。

七建言包括:

一,2050淨零排放目標不需急於入法;

二,效能標準應維持現行條文的獎勵原則;

三,刪除新設廠需要增量抵換以及相關罰鍰規定;

四,實施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需有完善配套措施;

五,碳足跡標示方法宜由建立方案組織自行訂定;

六,刪除高潛勢溫室氣體禁止或限制事項之管制條文;

七,徵收碳費制度應有完整合理規畫。

工總說明,2050淨零排放目標不需急於入法,是因全球目前僅有歐盟及其他12國入法,多為再生能源或潔淨能源充沛國家,我國將邁入非核家園,且再生能源進度落後,達成淨零排放目標顯有困難。

針對第三項建議,工總說明,若是取得碳權才能抵換,以國內目前環境,減量額度根本不足,政府也未開放可以取得國際額度抵換,若要求新設廠需要增量抵換,等同於限制產業發展,採「罰鍰」恐不利產業發展,因此建議刪除新設廠需要增量抵換、以及罰鍰之規定。

相關新聞

根據最新民調,卓揆施政不滿意度突破5成。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12日鬆口表示,這幾個月來政治現象會深刻檢討,政府必要時候,...
七月以來的丹娜絲颱風與月底的豪大雨帶來超大雨量,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區受重創,包括農漁業、光電設施、電力系統,及老舊平房建物、農舍資材等,...
主計總處昨(11)日指出,今年1至6月工業及服務業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7,608元,年增2.99%,增幅創25年同期最高;...
台美對等關稅採「20+N」稅率,對傳產造成重大打擊,行政院今天(11日)舉行說明會,副院長鄭麗君表示,美國全球關稅已經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