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氣候治理 水土林的衝突、因應與調適

引言

邱文彥(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

本場「極端天氣看水、土、林的挑戰」,要探討對抗氣候變遷的行動。目標很清楚,要跟全球一起來把升溫控制在1.5度C,目的是什麼呢?為了給我們下一代更好的環境,也就是永續發展。當從永續發展的核心概念出發,在啟動因應行動的時候,水、土、林三個面向的推動,都涉及中央跟地方的配合,甚至是在各部會之間如何共同治理,橫向溝通與配合是很關鍵的問題。

長期以來,民間環保團體很關心這些因應行動對於國土規劃、自然生態,及海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彰化環保聯盟前理事長蔡嘉揚老師,跑了非常多地方,用鏡頭關照能源轉型下,水、土、林的滄桑,透過他的影片,讓我們重新來思考,調適行動該怎樣讓台灣更永續,讓我們可以在這土地上,生活得更長長久久。

 

 

韌性國土願景與展望

彭紹博(行政院綜合業務處處長)

能源的轉型是我們國家未來20、30年最重要的課題。在極端天氣下,我們面臨到高溫、淹水的問題。照聯合國的講法,氣候變遷已是緊急事件,未來這種異常會變成常態,我們這一代甚至下一代必須面對。緊急氣候衍生出高溫、乾旱、極端降雨、及海平面上升等問題。氣候變遷因應法公布實施後,後續推動由行政院永續會來協調、分工,每四年提出「國家氣候變遷的行動調適計畫」,112-115年度計畫院已經在10月4號正式核定。

調適計畫裡有八大項能力建構,也包括七個大家關切的亮點(詳附圖),如:水資源、能源供給、生物多樣性...等,及土地利用,跨部會能力建構由國發會負責督導審議,我現在轉調行政院綜合業務處,但過去就是由國發會負責跨部協調、環境部就各個目的事業主管部會,提出計畫進行彙整跟溝通。這一期調適計畫,特別將自然解方(NbS)納入調適行動方案,不單純只是靠我們原本一些比較傳統工程或是其他的工法,希望跳脫原本習性的作法,來做一些調適跟因應。

都市淨零 打造15-minute city概念

因應氣候變遷,能源必須轉型,而綠電又跟土地的使用有關。所以我們從能源使用效率來思考,未來在都會區做淨零的推動、治理,如何就近自主發電,透過智慧電網、儲能設施,就打造淨零建築、淨零街區,成為淨零城市。我們在高雄新市鎮有一個示範計畫,內政部跟交通單位來試行,希望打造15-minute city的概念,不需要很遠的通勤去就業、去就學來減少碳足跡。把產業園區、社宅、學校通通都集中在一個區塊裡面,緊密式的開發,透過電動運具移動,減少碳足跡,打造一個淨零城市。

而四大氣候問題:高溫、海平面上升、極端降雨、乾旱因應,目前也有案例實際推動。因應高溫,我們推廣海綿城市,加速推動透水鋪面的普及率,改善硬鋪面帶來的高溫狀況;因應海平面上升,我們在台南七股沙洲,採用木樁定沙、圍籬養灘植樹等自然解方復育沙洲,減緩海岸線退縮;因應暴雨,在曾文溪我們設置第二道防線及在地滯洪等還地於河,也推動都市總合治水,包括滯洪池、下水道,用綜合性滯水的方式做因應;在乾旱供水因應,積極推動科技造水,建構西部廊道供水管網,加強水資源備援調度及跨區支援輸水能力,透過農業改革,推廣增加旱作面積、減少用水。

地面型光電詬病  還需靠技術更新

現在地面型的太陽能光電詬病的非常多,隨著科技的進步,日本已全力推動半透明鈣鈦礦的太陽能薄膜,可以透光的,未來不管是魚塭、溫室,都可以用這種透光的太陽能薄膜,既可發電又可以讓魚電或農電共生,就不會有現在的問題。未來的社區或者是雞社、豬社,屋頂型太陽能板若能夠建材化,跟整個環境就沒有違和感,這是我們未來轉型、調適上不斷努力的方向。


極端天氣的風險與調適

童慶斌(臺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氣候變遷風險分為轉型風險跟實體風險。如果沒有做低碳轉型,就會有轉型風險,現在有來自供應鏈的要求,蘋果要求供應鏈2030要達到碳中和、微軟要求供應鏈2030要削減55%,若沒有做到就沒訂單。歐盟及各主要國家要開始收碳關稅,企業需要進行碳盤查,若有沒有資料,企業如何面對挑戰,企業轉型沒有成功,台灣淨零目標還是完蛋。政府怎麼樣給企業「賦能」蠻重要。

再來就是實體風險,淹水是一種危害,若沒有暴露在損害中,其實就沒有風險,未來氣候變遷的危害是什麼?有沒有資料可以評估?企業設廠要跟銀行貸款時,評估當地會不會淹水?有資料嗎?有誰可以給企業資料?無法評估風險,企業就拿不到資金,這是韌性調適的部分。

氣候韌性調適  對準風險

WEF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未來10年排序前兩大風險是減緩失敗及調適失敗。怎麼失敗?第一,認知錯了,國家淨零、企業淨零跟城市淨零一樣嗎?恐怕不一樣,供應鏈要碳中和,那國家是要求企業淨零嗎?如果定義認知不清楚就可能做錯,這就是減緩失敗;第二,調適失敗。彭處長提到第三期動計畫,前兩期我都積極參與,甚至擔任評審委員,從結果上來看,政府非常積極但調適有沒有對準風險?我們在評估風險後,很快就跳到執行管理,其實很多行動有沒有對準風險。

台灣經濟發展未來仍要前進,有沒有那麼多錢做每一樣事情?我覺得沒有,所以要精準,過去做了這麼多到底降低什麼風險?跨部會是否重複做同一件事情,若水利署很快就可以把淹水解決,公共衛生的登革熱或許減緩了,這是共效益。所以有效的跨部門溝通就牽扯到資料、資訊、知識跟工具的分享與利用,有量化的科學基礎才是重要。

風險評估與調適連結

我建議做風險評估跟調適要連結,先做風險評估再做調適,認清調適行動要降低什麼風險,才不會以為做調適,其實做成防災,清楚知道風險是什麼,然後降低風險因子,創造調適路徑及未來的機會。氣候韌性調適措施必須同時考慮時間軸,來降低危害、暴露、及脆弱度。記住暴露才有風險,要講清楚,台灣永續發展才能走上去,但需要跨部會、跨其他單位來合作,特別是資料整合。

企業被要求必須用科學報告做風險評估,目前是做不到的,沒有數據是沒有辦法做風險評估,譬如剛才講淨零,不管是碳排、碳足跡的估算,或者做實體風險評估,沒有數據產業怎麼做?地方政府怎麼做?

評估報告  須符合國際標準

如果我們認真對待氣候變遷,就要採取行動,數據並不是有就好,是不是正確、可不可用,國際要求越來越嚴格,歐洲很要求產品環境足跡,若沒有符合它的資料要求品質,是不會被接受的,這些都影響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所以考量未來產業在國際的經貿發展,科學數據非常重要。

未來要趕快建立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韌性調適的科學數據庫,去支援政府、學術、產業、公眾,讓大家去建立氣候變遷的模擬工具,來支援決策,這是重要的數位轉型及賦能。最後再強調一下,企業目前沒有能力做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法規上有必要重新檢視,政府要支援企業去做好風險評估與調適,不是只要求做報告。

氣候韌性調適  對準風險

WEF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未來10年排序前兩大風險是減緩失敗及調適失敗。怎麼失敗?第一,認知錯了,國家淨零、企業淨零跟城市淨零一樣嗎?恐怕不一樣,供應鏈要碳中和,那國家是要求企業淨零嗎?如果定義認知不清楚就可能做錯,這就是減緩失敗;第二,調適失敗。彭處長提到第三期動計畫,前兩期我都積極參與,甚至擔任評審委員,從結果上來看,政府非常積極但調適有沒有對準風險?我們在評估風險後,很快就跳到執行管理,其實很多行動有沒有對準風險。

台灣經濟發展未來仍要前進,有沒有那麼多錢做每一樣事情?我覺得沒有,所以要精準,過去做了這麼多到底降低什麼風險?跨部會是否重複做同一件事情,若水利署很快就可以把淹水解決,公共衛生的登革熱或許減緩了,這是共效益。所以有效的跨部門溝通就牽扯到資料、資訊、知識跟工具的分享與利用,有量化的科學基礎才是重要。

風險評估與調適連結

我建議做風險評估跟調適要連結,先做風險評估再做調適,認清調適行動要降低什麼風險,才不會以為做調適,其實做成防災,清楚知道風險是什麼,然後降低風險因子,創造調適路徑及未來的機會。氣候韌性調適措施必須同時考慮時間軸,來降低危害、暴露、及脆弱度。記住暴露才有風險,要講清楚,台灣永續發展才能走上去,但需要跨部會、跨其他單位來合作,特別是資料整合。

企業被要求必須用科學報告做風險評估,目前是做不到的,沒有數據是沒有辦法做風險評估,譬如剛才講淨零,不管是碳排、碳足跡的估算,或者做實體風險評估,沒有數據產業怎麼做?地方政府怎麼做?

評估報告  須符合國際標準

如果我們認真對待氣候變遷,就要採取行動,數據並不是有就好,是不是正確、可不可用,國際要求越來越嚴格,歐洲很要求產品環境足跡,若沒有符合它的資料要求品質,是不會被接受的,這些都影響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所以考量未來產業在國際的經貿發展,科學數據非常重要。

未來要趕快建立氣候變遷風險評估與韌性調適的科學數據庫,去支援政府、學術、產業、公眾,讓大家去建立氣候變遷的模擬工具,來支援決策,這是重要的數位轉型及賦能。最後再強調一下,企業目前沒有能力做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法規上有必要重新檢視,政府要支援企業去做好風險評估與調適,不是只要求做報告。

中小企業須政府協助

尤其台灣很多中小企業,哪有能力去做量化報告?如果沒有供應鏈協助或沒有政府協助,真的很難面對挑戰,最後只有兩種可能,一個就是死掉,或者外移,這會造成台灣空洞化,真的要小心,而且時間是在2030而不是2050,政府的對策到底能不能給予這些企業賦能,讓他有能力面對,我覺得是關鍵。


國土空間規劃  科學、數據為本

蔡玉滿(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簡任正工程司)

國土管理署在因應調適跟減緩方面,主要負責空間規劃、土地使用管制、開發利用的管理及審議三個面向的工作。首先是調適,這幾年國家做調適比減緩還要早,101年行政院推動氣候變遷調適方案,內政部負責土地利用的領域,我們很坦白的講在前兩期,氣候變遷就是雨水很多,比較著重淹水災害,以及淹水地區土地使用規劃能夠做什麼。

後來逐漸覺得空間規劃不能空口說白話,要以數據、科學為本。所以在第三期調適計畫,我們把當前氣候議題掌握住,參考了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發現除了降水量改變所帶來的淹水及乾旱問題,增加了高溫熱浪、海平面上升的問題,海岸跟海洋領域由其他單位處理,內政部處理範疇就擴大到高溫熱浪。在科學風險評估基礎下,我們把風險位置找出來,再做調適。

注重都市與城鄉的規劃差異

我們發現淹水風險在全台極端降雨下普遍上升,西部平原上升趨勢更為顯著。不僅城市,城鄉地區的居住安全已是未來要關照的重點。乾旱分析主要影響在西南沿海地區,特別是水資源的儲蓄能力,以及未來高風險產業要分布在哪裡?高溫熱浪現階段北部風險相對高,未來反而移到中南部、西南沿海地區,這一帶城鄉居住的舒適度,空間規劃上必須加強跟改進。我們找相關部會一起談,不只是檢討現在已經推動的,還要重新思考看那些地方是進一步該處理跟改善的。

歸納在土地利用合理配置策略,就是以科學為導向,重做風險評估,若調適目標、情境不一樣,國家推動走向就不一樣。因應降雨,城市跟鄉村導入調適策略會有所不同;如何提升水資源儲蓄能力、降低乾旱的影響,需積極提升各單位環境調適能力、強化自然生態系統調適觀念;最後要仔細評估各部門建設計畫,會不會跟調適、減緩計畫打架,歸零檢討國土空間規劃及土地使用管制。這些策略分屬不一樣的部會,與內政部、經濟部、農業部都有關係,現在全國有80%的人是住在都市計畫區,20%是住在非都,非都的這一塊在氣候變遷下,越來越重要,必須把它納進來了。

減緩做得不是很好

坦白說減緩做得不是很好,沒有相關數據做科學佐證,我們還在努力,看看能否找出可以改進的方向。參考IPCC的研究,我們整理出空間規劃在減緩可以努力的五個面向:第一,土地使用的密度要提高,土地混合使用,朝比較集約城市的方向。第二,綠帶的建置,除了傳統都市計劃要留設10%的公園綠地外,非都留設至少30%的保育區,即使小面積的申請案件,也要要求,從大中小型土地利用的管理,讓綠帶留設下來。第三,濕地除了吸納洪水,也能固碳,建議要納入;第四,採用自然解方,第五,再生能源的設施區位選擇,積極與相關部會會商,研訂再生能源設施之區位條件,引導光電設施合理設置,這些都是我們國土計劃通盤檢討的方向。


與水共生的承擔與反思

賴建信(經濟部水利署署長)

衝突與因應

氣候變遷就像掠食的鯊魚一樣,我們如何趕、如何快,都很難去因應,蔡嘉陽老師的影片看到,我們用跑百米的速度去做能源轉型,但產生很多衝突、問題。今年20歲的民眾,到八、九十歲時挑戰比現在更大!怎麼樣不被鯊魚咬?遠離鯊魚是一種方法,游得比鯊魚快也是一種做法,但有可能嗎?過去政府已經做了很多,在治水上我們有一定的成果,以前在屏東南埔埤,隨便下個雨就淹水54小時,現在不淹了,但未來未必如此樂觀,我經常跟同仁分享,我們生存的土地條件就是如此,不要把現況當作一個藉口,要有信心,努力去做,環境才會越來越好。

不對稱的治理 + 參與式治理

水利署提出「不對稱的治理」,簡單說水往低處流,在水的最下游端,我們讓排水能力提高,那這樣中上游淹水面積、退水時間就會改變。舉個例子,107年嘉義大水,整個地方都是汪洋一片,我們在下游做滯洪池,採取退水作業,本來會淹兩個禮拜,縮短成淹一天。

水利署的經驗,我們強調「參與式治理」的重要,各單位有自己的權責與迷思,怎麼去做合作、童老師提到需要數據,有時候民間比政府還厲害,我們可以借重民間參與。在外傘頂州,我們採用近自然解方工法,跟民間合作,今年杜蘇芮颱風後看到一點效果;日月潭的案子,有個低窪地,當地民眾希望把水排出去,但同仁發現那裏土壤是泥炭土需要保水,把水排出去反而造成地層下陷,就主動跟民眾溝通,保土保水改變作法。水利署倡導一個觀念---把水種回到土地裡,不是快速排出,我們成立很多的平台,讓社會、民間跟我們合作,這就是「參與式治理」。

未來不可能把所有城市的保護標準提升到跟台北市一樣,目前都市設計像做蛋糕一樣一層層疊上去,當所有地方都很高,道路就是積淹水。我們改變觀念,在一些學校操場或是公園,設計空間讓水流,解決淹水問題。以前作法是土地徵收,往往造成對立,像美濃有個地區,當地上游下雨就會積淹水,當地人跟我講在地滯洪很好,花不到幾億元,就把淹水的問題解決,沒有用到工程方法,是讓農民淹水時可以領農委會淹水救助補貼,還給他種水的獎勵金,把水當作一個資源,這是兩全其美的好作法。

把水種回到心裡面

我重視大家對於水的感覺,童老師講觀念改變很重要,除了洗澡,各位記得你上次腳底板接觸到水是什麼時候嗎?荷蘭人願意親近水才有可能與水共生,水利署倡導,把都市的堤防做改造,做水岸縫合的工作,吸引民眾親近水。

嘉義魚寮,本是台糖農地,本來要做滯洪池,以前做滯洪池就是土挖光,旁邊做堤防,等到雨來的時候裝水,現在改變思考,為什麼不讓這個土地有更多功能。我們就種落羽松,底下的土地仍可做滯洪空間,創造與水岸共生空間。今天遭遇的問題不可能一天就改變,我們有任務讓民眾改變觀念,我們需要更多、更好的典範轉移。

與企業合作不能期待企業做功德,企業需要誘因,我不鼓勵做一次性的活動,水利署希望大家把水放在心裡面,不要把水當作毒蛇猛獸,把水種回到自己的心裡面,水固然可以覆舟,但可以載舟,端賴我們如何的運用它、愛惜它。


畜廢、綠能、節水、節水、存碳

曹啟鴻(前行政院農委會主委/前屏東縣長)

我在屏東縣長達九年,地方政府的好處,是自己就可以為土地做很多事,中央單位水利署、內政部幫很多忙,一起把萬年溪的上游濕地的畜牧廢水解決,也做親水空間,自然淨化的水又可以灌溉,水的哲學就是一個循環。地方政府只要有資源就是趕緊做,過去在很多領域,畜廢、綠能、節水、潔水、存碳這些工作作很多,其實整合都在地方政府,不要仰賴中央部會來做。

保護山林  推動全面禁伐

當年政府獎勵造林,有砍大樹種小樹的錯誤引導。我當縣長時,滿洲鄉鄉民代表、地球公民協會主動建議推動全面禁伐補償,我們保住了三百公頃林地不被砍,後來田秋堇委員,看到屏東縣都可以做到,就推動立法,現在全國山林做好護林都可以補償。

在追蹤中發現,全面禁伐補償之後有一些毛病,就是竹林也被禁伐,其實竹林有它的生命週期,竹林成長非常快的,不砍伐老化的話反而不好,是需要整理,目前還待解決。而林務局林班地劃歸給原住民後,多數原住民其實把山林保護得很好,反而是遭到少數不肖平地山老鼠盜伐、破壞。而禁伐護林的收穫就是溪口的溪水越來越多了,氣候變遷之下水資源被破壞,如果我們把林木資源保護好,一定會在水資源保護方面也帶來很棒的效果。

選擇種植能潔水、固碳的作物

回歸自然淨化,談天作之合,大家詬病太陽能板底下日照有限,影響農作,若適當改種狼尾草,它的吸陽光、吸碳能力強,而且吸肥。例如,高屏溪大樹攔河堰,所有的畜牧廢水都流向這邊,是很肥的水,高灘地該怎樣利用?種稻米好不好?種稻耗水、施氮肥後會產生溫室氣體,可能有負面效應。如果改種狼尾草作物,一年可以割六次,可以碳中和,即使蓋光電板,不影響作物生長,同時也保住了伏流水。例如蘭陽平原跟屏東平原河川河床的地質,該種植何種合適作物,可以迅速的把水存放在底下,這樣是否兩全其美。

我要特別建議,高雄市的臨海工業區,有用到東港溪港西抽水站的水,氨氮很高,所以鳳山水庫就必須耗用能源去曝氣,把它弄乾淨,用很多化學肥料把它處理,耗能又不好,如果讓這些高氨氮的水所經過台糖的土地時,種像狼尾草這樣的作物,東港溪的水可以更乾淨,供應臨海工業區乾淨水源時,就不用耗更多能源去淨化水質。我一直認為政府要做聰明的事情,不要做愚笨的事情,用肥水來灌溉狼尾草,可以得到很多乾淨的水,又可以吸碳,這個是天作之合。

活用伏流水已成台灣水資源的主流,東港溪整治後,台積電要來高雄市,不用擔心沒有水,因為伏流水太豐富了,這幾年伏流水足夠讓高雄市喝到最乾淨、最優質的水,這是水利署、自來水公司,跟不少民間的力量一起努力。


一滴水、一粒碳、一度電

張安平(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認知與目標的距離  耗電量是關鍵

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問題,跟大家認知有關,你知道全球控溫目標從2度變成1.5度的原因嗎?因為甲烷,當增溫超過2度,南北兩極的冰層融解,甲烷成為影響氣候的關鍵問題。但1.5度這目標做得到嗎?我覺得並不容易。

我們習慣舒適的環境,現在空氣含碳400ppm,升溫到2度以上就是1000ppm,那時均溫比現在高8-10度,台灣38度時已經很熱,再加8度怎麼過?今天談水、土、林,忘了講電,耗電才是經濟體的關鍵因素,所有東西都跟電有關。當均溫往上走,耗用電力只會增加,舉手機做例子,用三分鐘會產生45公斤的碳,要三棵樹來平衡,你有感覺嗎?

過去歐洲很多地方不裝冷氣,現在天氣變了要裝冷氣,用電、發電量繼續往上增加。全世界石油、煤、天然氣的生產還在增加,根本沒有在減碳。巴黎協定2005年開始估算各國排碳數量,台灣排碳大約兩億萬噸左右,到2022年還是兩億萬噸!過去二十年幾乎沒有減,然後我們答應2050年淨零,未來的六年,年減百分之三?可能嗎?

產品製程減碳才是正道

台灣人均碳排放12噸,全球100多個國家,排倒數第18名,但從產業角度來看來,歐盟的CBAM要開始試行了,CCA在明年美國大選後也會開始,當我們產品的碳排放不降下來,未來沒有辦法做生意。台灣是貿易國家,食物自給率不過30%,所有的東西都用鈔票去買,鈔票又是工業生產賺來的,企業製程減碳才是正道,一定要認真思考。

台泥的經驗,2016年答應SBTi(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到2025年減15%,我們一定會做到,可是2025年到2030年還要再減30%,我們必須做到,但目前沒有方法。現有技術只能再降15%,其他15%必須等科技的改變。水泥業生產的二氧化碳,不是從燃料來,是原料。若只是數字上的減碳,我可以把廠賣掉,馬上減掉整廠的碳,但這樣我負起責任嗎?水泥,是全世界除了水以外用最多的東西,沒有一件事情不需要水泥,製程降碳才是負責任,未來不懂碳的公司是無法生存。

30%的碳從食物來 減碳人人有責

氣候變遷這個題目,是大題目,不是幾分鐘講完的,不深入討論是沒有答案的。我們公司每天在挖掘,怎樣再減碳,我們還是覺得自己的認識不夠,或許,在座各位會認為是企業在用電、產生碳,但各位知道最大的碳產源在哪裡嗎?其中之一就是食物!全世界30%的碳從食物來,減碳人人有責,我們必須要去追溯,才能真正面對問題、最終解決問題。

當政府的規劃一個接著一個推出很好,但最終仍是生產者的責任,產品減碳才是真的降碳。另一個造成氣候問題的原因,是我們被慾望控制了,只有想到自己的需要,沒有去思考對大我造成的影響。環境教育工作也做得不夠,必須要讓人人懂得必須為環境付出,然後改變生活型態,了解所作所為對氣候的影響,在各自行動上減碳,不要讓我們成為地球的最後一代。


Q&A

主持人:邱文彥(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

邱文彥:今天每一個議題都是一門課,可以用一個學期慢慢探討,優先開放觀眾提問。

Q嘉義魚寮的案例,是否算自然解方(NbS)案例,投入的經費與過去差多少,水利署有編列預算協助後續維護運作嗎?

賴建信:魚寮那個案子,依照美國工兵團專家的標準,是符合NbS的定義,NbS在世界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定義,做法就是工法盡量做到自然,少做工程的就少做,當然這不是很容易。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氣候因應這件事不是那麼容易,要減多少碳,不盤點怎麼知道?其次,盤點時要去想,之後有沒有什麼目的?不要為減碳而減碳,胡亂計算一通,若基準不符合國際標準,還是枉然的,不被認證是沒有意義的。

Q各個部會對NbS的定義有共識嗎?如何判斷案例是NbS方案,各單位如何去分工合作納入計畫?

自然解方需要跳脫既有框架

彭紹博:現階段NbS它的定義,是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負責,有一個公建計畫叫國家綠網,建立平台讓大家去共同思考。我在台南任職時,七股潟湖出口長滿了紅樹林,淹水很嚴重時,漁民就要求把紅樹林清掉,環保團體跟愛鳥協會則反對。後來我們把中間排水範圍先疏濬,移植做生態補償,挖出來的淤泥做加高,沒有大規模擾動,隔幾年草、樹還有紅樹林也長出來。當時並不知道自然解方,只是動腦筋怎麼最小擾動去解決。NbS需要跳脫既有框架去思考,在一些指引之下,因地制宜去做。

Q:鄉村地區整體規劃會納入NbS嗎?目前政策推動的想法是什麼?會有評估準則納入操作手冊嗎?

蔡玉滿:自然解方目前在概念上歸納起來就是生態的保護、復育、管理,過程中要有民眾參與,最重要的是財務可行,不要花天文數字去處理很小的事情。目前辦理鄉村地區整體規劃,還沒有一套公式或評估標準說這是自然解方,是因地制宜,我們署裡面推動鄉村地區整體規劃,就是以鄉鎮市區為單元,做比較精緻的企劃,目前還在發展中。我們現在先把概念植入在我們的計劃裡,然後透過各種方式來把它呈現出來,這是目前的做法。

Q:台泥目前眾多的減碳技術裡,有哪些技術協助達到自己2030的目標,碳封存在清單內嗎?

法制調整需跟上製程變革

張安平:碳捕捉我們實驗過好多種,重點經濟效率大的碳捕捉才合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成本太高,製程要再改變,捕捉成本才會下來,希望未來技術可以再突破。水泥產業65%的碳排放是從原料來,我們在西非生產新的水泥替代品,不用石灰石,改用別的東西來替換,全世界水泥廠裡,唯一商業化的。歐洲出了新的水泥標準,希望讓產業碳排往下降。台灣的法律目前卡死的,若要業者往前走需要修改法律。像台泥也會推低碳水泥,但貨物稅卻比普通水泥多付120元,這邏輯上講不過去。政府要企業改變,過程中間,老百姓參與、法律修改,都要相互配合往前走,我們正走在以往從來沒走過的路。

邱文彥:童老師提到數據,可是我們到現在還是缺資料,你怎麼看?

對準風險、對準問題很重要

童慶斌:從幾個面向談我的看法,第一個認知正不正確很重要,不管從NbS或是各種淨零,張董事長也提到認知必須要符合國際標準;第二,認知方向確定後,從政府到企業,就要積極承諾,但,是承諾淨零、碳中和還是零碳排?若承諾錯了,本來沒事會變成有事,所以怎麼積極承諾很重要。台灣有90幾家承諾SBTi,只有4家承諾長期淨零,其他都是短期,這是支持「全球」淨零,「自己」不淨零。

第三要有積極行動,國際上談MRV,就是measurable、reportable,verify,要可量測、可報告、可驗證,所以要科學基礎才有辦法做到,也是我提到資料的重要,不然光說NbS或碳排是不行的。我覺得定義清楚真的蠻重要,如果定義清楚朝對的方向走,大家一起齊步走,就會達到很好的成果。總之,善用數據對準風險、對準問題其實還蠻重要的。

邱文彥:曹縣長推動環保工作,剛剛提到八八水災,大家印象深刻,縣長要不要談一下?

曹啟鴻:14年前莫拉克颱風就確定氣候變遷是真的,停電一個月,自來水管被沖破,化糞池被泥巴填滿,那種淒慘跟戰爭沒有兩樣。我們不斷地檢討,還能做甚麼?農業排碳非常可怕,我們鼓勵農友,改變耕作方式,讓土壤自然寬鬆不必耕犁,讓土壤中的碳儲存可以累積。


總結

回到「管理」每天的生活

邱文彥:(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

第一,上一場我們從永續發展談到氣候變遷,也談到價值觀的植入,今天談水土林的整合,又回歸到國土空間規劃,空間上怎麼安排,這是實務上面最急迫的課題。

第二,什麼是NbS,現在保育界都在強調「其他有效地區保育措施」(OECM),也是一種概念,國際上的倡議,國內要去思考怎樣適合我們,要建構自己的系統,否則瞎抓一通,達不到真正預期效果。

第三,科學數據相關想法在國土計劃法就有,將來讓全國相關的資料都整合起來,產業也方便,否則光把減碳責任丟給產業,讓企業單打獨鬥,對嗎?政府應該跟民眾、產業結合,建立夥伴關係,才是可長可久。

第四,「治理」通常用在政府部門,是比較上位層次的大政方針。落實到因應策略,應該要回到「管理」每天的生活,賴建信署長講得非常好,把水種回我們的心裡,環境永續也該在每個人的心裡。氣候變遷最怕溫水煮青蛙,企業非常急,怎麼協助?民眾知不知道?如何讓環境永續的價值更為普及,回歸生活、回歸人文、回歸務實的空間規劃裡,才是我們應該要追尋的目標。


結語

蔡玲儀:

兩場研討會最重要探討的是怎麼加快做、滾動式的檢討。淨零路徑有四個轉型,其中能源轉型跟產業轉型最重要,因為我們90%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於燃料燃燒,所以怎麼樣加快、加大去做轉型是當務之急。第三個是生活轉型,IEA國際能源總署預估可以帶動8%淨零貢獻,但它更重要的是帶動整個國家往低碳淨零的腳步去走,張安平董事長說教育很重要,童慶彬老師提醒要正確的去認知,這是生活轉型重要的點;另外就是社會轉型,這包括了環境跟社會的公正轉型。

此外,兩個重要基礎不能忽略,一個是科技持續研發,找到可以落實減碳的方法,其次是氣候法制跟綠色金融,法規制定是協助企業怎麼樣快速去因應,這部分要跟上,綠色金融則是提供資金上的協助。這兩天的討論我們從永續發展核心價值去思考,從水、土、林來採取行動,未來政府各部會、產業、研究機構、民間,協力來加快低碳淨零行動,這個是當務之急,謝謝專家們的意見。

余範英:

辦研討會有很多前置功課要做,要跟專家朋友接招。有的認為政府框架應該再提升、層級要再高;有的認為我們認知進步了,但是行動還有差距;也有認為技術雖提升,但仍不夠。我最近跟賴署長參加世界水論壇,美國救災總會的軍工專家,曾遠赴世界多個國家救災,深切了解每個地方條件都不同,建議要與文化、社會、及經濟條件銜接,因地制宜。

台灣這些年已擁有不少優秀、有擔當的梯隊,但結合得還不夠好、不夠快。今後無論數據整合、法規調整、或公私協力都須再努力。這樣的會我們還要開,追蹤還要做,最重要是老百姓要動起來,民眾的參與才是環境永續最大的依靠。

相關新聞

美大選結果揭曉,由共和黨川普當選,在長期美中競合、兩岸關係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受此影響,近年供應鏈除「中國加一」外,還多了...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1/6議程安排繼續審查 財劃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藍綠立委爆發激烈肢體衝突後完成初審。立法院人士說,財劃法 修法...
卡關25 年的《財劃法》近期修法爭議再起,朝野數度討論後仍無共識,但在在野黨推動下,全案6 日送出財政委員會。 執政在野兩黨,...
臺灣金融科技協會名譽理事長、亞洲金融科技聯盟主席蔡玉玲4日於2024金融科技趨勢論壇指出,虛擬資產無國界,帶來跨國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