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9/25~9/28)重要新聞回顧

【水水台灣】

南極冬季海冰面積縮水 1,696萬平方公里 史上最小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SIDC)25日表示,南極海冰的範圍在10日達到今年最大,覆蓋面積為1,696萬平方公里,但比1986年的紀錄低點少100萬平方公里,寫1979年有衛星紀錄以來,冬季海冰最大面積的最低值。

延伸閱讀1:南極比正常熱 39°C,駐站科學家穿短褲記念歷史一刻

延伸閱讀2:南極冬季海冰面積創低 IEA籲各國 加速淨零排放

延伸閱讀3 : 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恐威脅南極生物繁衍

 

九小島國忍不住了 提請國際海洋法庭:國家即將沉沒 碳排放國不用負責嗎?

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排碳量少的小島國家受害最深。吐瓦魯、萬那杜等九個小島國家決定聯合起來,要國際海洋法法庭(ITLOS)給個解答,溫室氣體排放讓他們的國家深陷危機,甚至即將沉沒,排放國難道不用負責?

延伸閱讀1:島國共抗氣候變遷 台灣與太平洋友邦簽聯合聲明

延伸閱讀2:9島國入稟 促減碳排納控制海洋污染義務

延伸閱讀3 : 聯合國氣候報告示警 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翻2倍

       

【公與義】

四面楚歌 美Q4經濟恐放緩

美國經濟今年成功度過一些亂流,但到秋季卻有四大威脅同時現身,可能對經濟造成更大動盪,這些威脅分別是汽車業罷工擴大、政府可能關門、學貸恢復償還與逼近3位數的高油價。

延伸閱讀1:Fed官員:美經濟6成機率軟著陸

延伸閱讀2:美經濟瀕臨軟著陸或衰退?克魯曼對3大疑慮逐一解析

延伸閱讀3 : 恐慌指數飆升!擔憂美經濟前景 道瓊跌逾388點

全球經濟楊金龍提3憂心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僅難保2,甚至保不住1.5。央行21日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至1.46%,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如預期,預估今明兩年產出缺口皆為負值,同時有三大不確定因素影響全球經濟金融前景,恐影響全球經濟復甦力道。

延伸閱讀1:經濟部:全球經濟第4季動能展望仍不樂觀

延伸閱讀2:全球經濟景氣動盪!李詩欽:加速創新發展有利復甦

延伸閱讀3 : 全球經濟活動減緩 Q4降息央行會比升息多 

 

台經院示警 二度通膨來襲 恐衝擊巿場

台經院昨公布最新景氣調查,8月三大營業氣候測驗點中,製造業、營造業皆上揚,服務業終結連3升轉為下滑;美國聯準會鷹派聲浪四起,年底前可能再升息1碼,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關於接下來的經濟情勢,要留意「二度通膨」、「雙率解凍」及「服務逆風」等3個影響景氣的重要因素,尤其雙率解凍,更將會衝擊市場信心。

延伸閱讀1:小摩CEO戴蒙:鮑爾為對抗通膨 最糟情境Fed升息到7%

延伸閱讀2:歐洲央行總裁:升息是抑制通膨唯一辦法

延伸閱讀3 :  美消費者信心遜,通膨疑慮升、期望指數暗示衰退

相關新聞

台灣外匯存底衝破6千億美元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
一直以來,我們常常聽見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或是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這一類的說法,但事實上,說的都是過多資源集中到了少數受益者身上。...
大陸委員會日前舉行諮詢委員會議,學者解讀,未來世界經濟可能被劃分為三個主要圈圈,美國圈、大陸圈、以及非美非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