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富盛:碳費漸進式調高 最快兩年檢討一次

環境部今年8月22日掛牌成立,產業界關注碳費機制,首任部長薛富盛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碳費費率必須尊重費率審議會決定,但他認為,每噸碳費高於10美元(約新台幣320元)是必然,且未來將朝向漸進式調高。

薛富盛表示,碳費將於2024年開徵、2025年實際收費,未來並希望以兩年為一期,最快每兩年檢討一次碳費費率。

「台灣減碳腳步並沒有落後國際太多!」薛富盛說,歐盟碳邊境管理機制(CBAM,又稱碳關稅)預計2026年全面落實,台灣的碳定價期程可順利接軌,也會與經濟部合作協助產業因應。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碳費每公噸要收多少?

答: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未來將設有碳費費率審議會,環境部將於年底前預告審議會組織辦法,最快明年第1季成立,並由審議會依據我國排碳狀況、排放源類型、種類、規模等因素來討論、決定,費率不是環境部長說了算。

碳費費率設計不能太便宜,每噸高於10美元是必然,將會參考國際經驗,例如新加坡採取漸進式調高費率,是可以學習的對象,在排碳必然有價的趨勢下,台灣也應該採漸進式的調整,是各界比較可以接受的方向。

環境部要強調,碳費絕非國家增加財源的手段,而是促使產業界減碳的經濟工具,許多超前部署的業者都已著手減碳工作,甚至宣示淨零排放目標,若產業界因為減碳有成,繳交的碳費變少,環境部也樂觀其成。

全球面臨氣候變遷風險,排碳不再是免費,目前碳費首批徵收對象鎖定500多家年排放量2.5萬噸以上的大戶,但不代表低於門檻的業者就不用減碳,未來將分階段滾動檢討。

問:碳費費率多久檢討一次?考量哪些因素?

答:初步規劃首次徵收碳費會以2024年排放量為基礎,在2025年向徵收對象收費,據此來推算,最快到2025年初,就可根據2024年排放量來估算,檢討所收到碳費是高於或低於預期,以及原因為何,並研究是否有修正必要。

個人認為,最快可能必須以兩年為期來檢討,傾聽各界意見、產業界反應等,交由審議會去討論費率修正必要性。

另外,當排碳有價,羊毛出在羊身上,一部分恐導致成本轉嫁到消費端,引發「綠色通膨」疑慮,我們希望碳費審議會的委員在訂定費率時,也能將這部分影響納入考量。

環境部不希望因為徵收碳費導致物價高漲、民怨高漲,而是希望在社會和諧的前提下,感受到排碳有價、減碳人人有責。

問:所收取碳費如何運用?

答:未來碳費將是溫管基金最大收入來源,收取到的碳費是一種環境特別公課,會專款專用在減碳事務,氣候法中明訂13種基金用途,包含補助中央或地方、補助及獎勵事業投資減碳技術等。未來基金支用,希望碳費「取之於何方、用之於何方」,可多分配一些經費來執行淨零排放工作。

相關新聞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將在新內閣就任後,轉戰產業界,接棒台灣金董事長沈榮津的位置成為新董座,這也是新內閣公股銀行人事安排第一槍,...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2021年家庭財富差距統計,台灣最富有前20%家庭每戶平均財富,是最貧窮家庭財富的66.9倍,...
曹辛的文章中提到關於影響中歐關係的兩大因素:分別是俄烏戰爭背景下的中俄關係、以及中歐之間圍繞著所謂中國「產能過剩」的博弈。...
環境部、國科會發布,若趨勢不變,極端暴雨恐成常態,農漁產量將下滑  《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以來,第一本國家級氣候調查報告8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