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極端氣候 水利署:水庫改採高水位操作策略

氣候變遷步步逼近,百年大旱讓水資源問題浮上檯面,不僅經濟部水利署水庫控制改採「高水位操作」模式,「看天吃飯」的人工增雨計畫也成常態,一線水利人員戰戰兢兢,一刻不得鬆懈。

極端氣候肆虐,凸顯水資源越趨稀缺,水庫操作人員需要跟著調整操作邏輯,改採「高水位操作」方式,操作頻率和壓力成正比。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解釋,台灣5至9月是豐水期,過去為讓水庫發揮防洪功能,水庫不能蓄滿,須預留防洪空間,由水庫人員操作控制,讓水庫維持在固定水位歸線;但若夏天沒有颱風、豪雨,預留的空間變相等於水資源的浪費。

因此,水利署自109年改變水庫操作策略,拉高夏季水位歸線,透過和氣象局密切合作,交換颱風路徑、降雨預報資訊,等到颱風真的接近再放水,因此稱作「高水位操作」,兼顧防洪與水資源概念,也讓去年百年大旱時,桃園水情燈號得以維持在橙燈,「否則以前一定是第一個亮紅燈的」。

另一方面,水利署委託台大團隊進行天氣預測,若條件適合,就會請各水庫單位發動人工增雨作業、施放增雨焰劑;水利署說明,假設預測半夜3時會有一波鋒面,水庫人員就要stand by,但預測畢竟只是預測,「有時守了一整夜什麼都沒有」。

曾負責石門水庫人工增雨業務的水利署官員不諱言,為了堅守崗位,常常鬧家庭革命,尤其當時孩子1歲不到,僅由小倆口照顧,因此總會盡量在出門前把飯煮好,冰箱上中下格通通填滿,減輕老婆負擔,箇中辛酸不言而喻。

相關新聞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僅難保2,甚至保不住1.5。央行21日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至1.46%,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
【水水台灣】 保護海洋多樣性 聯合國大會近70國簽署公海條約 聯合國保護世界海洋多樣性的公海條約(High Seas Treaty)...
經濟部即將公布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第二期選商規則草案,立委洪申翰與環團昨(1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主管機關將「環境及社會承諾事項」納入評選項目...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退而不休,因應全球淨零碳排、海洋永續趨勢,再跨入「藍能」新領域,與四十年老友、藍色經濟理念倡議人G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