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組織改造 雙軌制進用惹議

行政院第二階段組織改造修法去年拍板,預計推動6部會組織改造,新增設的三級機關部分首長可能會採用常務及政務雙軌制。對此,有在野黨立委質疑,採用雙軌制會導致政治酬庸增加、破壞文官體制,甚至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的狀況。

政院組改 首長進用雙軌制引疑慮

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早在2010年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明訂行政院轄下37個部會整併為29個,並自2012年啟動組織改造。去年4月1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行政院組織法》第3條部分修正草案,將現行規定的環境資源部調整為「環境部」、經濟及能源部、交通及建設部維持目前機關名稱,定名為「經濟部」、「交通部」。

根據媒體報導,行政院組改,未來新增設的三級機關包含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經濟部能源署、交通部觀光署等等,首長進用可能採用雙軌制,也就是說,除了由常任文官擔任之外,還能允許政治任命;對此,有在野黨立委提出質疑,採用雙軌制可能導致政治酬庸增加、破壞文官體制,甚至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的狀況。

在野紛表疑慮 壓縮文官體制

對於雙軌制的問題,朝野各黨紛紛表示疑慮。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質疑,未來若用人不看專業、政治任命,不僅會成為酬庸,也有違行政中立。此外,採雙軌制將影響文官升遷,也可能衝擊文官士氣,一旦開了先例,會不會愈來愈多首長改為政治任命?國民黨立委林思銘則說,署長必須具有相關專業及資歷,民進黨操作成可以政務任用,未來安插自己人馬更順理成章,也易造成外行領導內行的疑慮。

民眾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指出,三級機關大多都是局跟署,設置的目的比較屬於執行端,不是決策端。為了維持國家文官體系的穩定,設置常任文官的機制,現在如果把局、署的首長變成政治任命,未來定會壓縮到體制內的升遷,文官升遷機會和管道受阻。

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邱臣遠認為,產業發展署、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相關業務,確實在民間有很多人才,雙軌制可引進民間人才及活力,但因台灣政治實際現況,雙軌制易遭質疑恐導致看「顏色」用人、開方便之門,若任用缺乏專業的政務官,反而影響政策品質及文官專業發揮,對文官體制的影響,必須審慎評估。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分階段對進口藥品課徵最高達250%的關稅,並要求跨國藥廠在美國市場提供「全球最低價」的最惠國藥價政策。...
根據最新民調,卓揆施政不滿意度突破5成。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12日鬆口表示,這幾個月來政治現象會深刻檢討,政府必要時候,...
七月以來的丹娜絲颱風與月底的豪大雨帶來超大雨量,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區受重創,包括農漁業、光電設施、電力系統,及老舊平房建物、農舍資材等,...
主計總處昨(11)日指出,今年1至6月工業及服務業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7,608元,年增2.99%,增幅創25年同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