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追蹤》綠能利益帶來政治惡鬥和分贓 消除政治力與黑道介入成重要課題

綠能帶來政治惡鬥和分贓已跨越政黨和派系,綠電尚未普及,相關工程已百弊叢生。如何消弭綠能蟑螂,成為重要課題。

在民進黨非核家園大旗下,綠能成為國家重大政策,中央更是大力挹注利多,地方也攜手力拚、從北到南推動風電、太陽光電,但追求「潔淨」能源背後,卻淪為黑金、黑道介入與政商掛鉤,追逐龐大利益。

達德能源公司從109年分海、陸同步施工,預計在雲林沿海完成百餘座機組,開工之初遭受抗爭,工程做做停停,幾經溝通協調風電好不容易重新展開;如今卻又爆發雲林議會集體收賄案,曝露出綠能帶來政治惡鬥和分贓已跨越政黨和派系,如何消弭綠能蟑螂,成為重要課題。

台南市發生88槍重大案件牽扯光電背後利益糾葛後,雲林縣議會又爆發2600萬元行賄案,國民黨籍議長沈宗隆及不同黨派的議員均牽扯其中。為綠能開發商修法,大開方便之門,這當中牽扯的政治糾葛和利益混雜,令不少綠能開發商深感無奈。

一位光電廠商說,綠能為國家重大政策,但背後帶來的政治糾葛,往往是開發商最頭痛的難題,黑道介入所為利益,最多花錢了事,但政治力介入,往往最讓廠商難以招架,甚至可能因政黨惡鬥,令開發案么折,這更是助長廠商行偏道、走後門的重要原因。

達德公司是雲林最早進駐的綠能開發商之一,預計建造80座離岸風機及60座陸域風電,109年在台西鄉開始動工第1座風機就橫遭阻力,甚至發生暴力抗爭;中央執政的民進黨,積極推動綠能,卻在雲林選舉失利,原有的綠能專辦撤除,政策也改弦易轍,令處於政黨中間的開發商更加為難。

開發商除積極投入地方公益,挹注資金改變企業形象,期能在中央、地方政策不同調的夾縫中,尋求一條可行之路,一位光電商說,他們何嘗不想正正當當做該做的,但現實環境似乎不站在他們這一邊。

如何確保與黑金、黑道,政治力劃清界線,實在是急需解決之務。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