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攻氫能 打造低碳鏈

因應國家減碳政策與全球ESG浪潮趨勢,被列為碳排大戶的石化業者紛紛布局各式新能源、尋求轉型契機。基於國家能源供給穩定、產業延續性等考量,台灣中油鎖定發展氫能為主、輔以地熱等其他新能源,還將發展碳捕捉技術,盼能協助國內石化產業建立起低碳的塑料產業鏈。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表示,雖然淨零碳排是大勢所趨,但因為中油肩負能源供給大任,還必須穩固石化產品的生產供應,因此無論是石油或天然氣,絕對要穩定供應、不能出錯,否則整個上中下游產業供應鏈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基於上述原因,李順欽指出,考量現行加油站的未來發展後,因此內部評估「氫能」與現行油品銷售業態最近似的新能源,特別是氫能的各種設施,像是加氫站、運氫車等等,因有其高標準安全規則,並非可隨意、隨處設置,這也是中油未來的另個優點。因此,中油的新能源策略將包括研發藍氫發電技術、綠色氫能、地熱能等。

目前中油已計畫在2023年底前建置第一座加氫站,持續朝向結合CCUS技術之氫氣來源開發,供應低碳排放之「藍氫」燃料,逐步建立氫能供應及應用市場。另外,中油於2018年加入地熱國家隊,現已於宜蘭仁澤、土場完成地熱井鑽探與潛能測試,預計2023年底前於土場建置4MW地熱發電廠。

因應淨零轉型策略,中油正推動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再利用路徑,在煉油廠內建置「二氧化碳捕捉與轉化甲醇」試驗設施。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