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攻氫能 打造低碳鏈

因應國家減碳政策與全球ESG浪潮趨勢,被列為碳排大戶的石化業者紛紛布局各式新能源、尋求轉型契機。基於國家能源供給穩定、產業延續性等考量,台灣中油鎖定發展氫能為主、輔以地熱等其他新能源,還將發展碳捕捉技術,盼能協助國內石化產業建立起低碳的塑料產業鏈。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表示,雖然淨零碳排是大勢所趨,但因為中油肩負能源供給大任,還必須穩固石化產品的生產供應,因此無論是石油或天然氣,絕對要穩定供應、不能出錯,否則整個上中下游產業供應鏈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基於上述原因,李順欽指出,考量現行加油站的未來發展後,因此內部評估「氫能」與現行油品銷售業態最近似的新能源,特別是氫能的各種設施,像是加氫站、運氫車等等,因有其高標準安全規則,並非可隨意、隨處設置,這也是中油未來的另個優點。因此,中油的新能源策略將包括研發藍氫發電技術、綠色氫能、地熱能等。

目前中油已計畫在2023年底前建置第一座加氫站,持續朝向結合CCUS技術之氫氣來源開發,供應低碳排放之「藍氫」燃料,逐步建立氫能供應及應用市場。另外,中油於2018年加入地熱國家隊,現已於宜蘭仁澤、土場完成地熱井鑽探與潛能測試,預計2023年底前於土場建置4MW地熱發電廠。

因應淨零轉型策略,中油正推動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再利用路徑,在煉油廠內建置「二氧化碳捕捉與轉化甲醇」試驗設施。

相關新聞

高教工會召開記者會指出,2005年大專校院教師評鑑明確列入大學法,迄今已走過20年,但評鑑已發展成失控的怪獸,要求大學法修法,...
賴總統同意國安會諮委黃曙光請辭,由於黃是蔡政府自製潛艦(IDS)計畫核心人物,從海軍司令、參謀總長到國安會諮委,長期擔任專案小組負責人,...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日前對巨大集團台灣廠區製造的自行車與零組件發布暫扣令(WRO),理由涉及疑似侵犯移工人權,震撼全台。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27日受訪時,強調推進半導體本土製造的決心,目標是將晶片自製率提高至40%。他稱,美國太依賴台灣生產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