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將參觀台積電美國廠 能否解決「成本難題」

台積電6日將在美國舉行「首部機台移機(First tool-in)典禮」,美國總統拜登、蘋果總裁庫克等政商人士皆將出席。在此前夕,華爾街日報 (WSJ) 報導,台積電上月曾為設廠致函華府,談到建設成本高昂、人力短缺等問題;台積電未來走向,外界都特別關注。

台積電美國廠完工 拜登將參觀並發表演說

美國總統拜登6日將到亞利桑那州參觀台積電新廠,白宮表示,拜登將於亞利桑那州當地時間下午參觀台積電,預定下午2時(台北時間7日上午5時)發表公開演說,討論其經濟政策如何帶動製造業蓬勃發展、重建供應鏈並創造報酬豐厚的工作。

除在美國設廠外,台積電也正在亞洲其他地方擴展,在日本規模 70 億美元的工廠已經動工,目前正考慮擴建,也和新加坡洽商潛在設廠計畫,但台積電仍把最先進的晶圓製程留在台灣。

華盛頓郵報證實 台積電稱成本才是「真正障礙」

不過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台積電上個月曾致函美國商務部說:「鳳凰城廠面臨各種建設成本和計畫不確定性,若在台灣建設同樣的先進邏輯晶圓廠,資本密集程度較低。」此事也吻合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前所說,在美國生產晶片不易,成本會比台灣高出50%的提醒。

今年4月,張忠謀出席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活動時就指出,台積電奧勒岡廠已經營運25年,深知在美生產的成本有多高,在美生產的成本比台灣高出50%,因此當時奧勒岡廠雖有獲利,但利潤比不上台灣的產品。

台積電為了解決眼下所遇到的困難,不僅直接從台灣運送晶片生產設備至美國外,還必須大舉招兵買馬,在美國積極招募外,還得透過高薪、福利等誘惑吸引台灣工程師赴美支援。

此外,對台積電而言,在美中關係緊繃時期赴美設廠,加深與美方及美國客戶的關係符合政治考量,也有利大客戶蘋果及輝達開發新產品。至於張忠謀先前曾爆料當第一期晶圓廠完工後,計畫將3奈米製程部分產能移往美國,台積電則回應,第二期廠房的建築已經開始動工,但尚未確定相關規劃。

 

相關新聞

央行昨(20)日舉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通膨將續緩步回降,且全球經濟成長降溫,前景面臨諸多風險,恐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力道,...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國安策略,除限縮兩岸宗教、教育等交流,也指示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
行政院 提出的 財劃法 修正覆議案,遭 立法院 否決,未能通過覆議。預計總統將於三月底前,公布由在野藍白聯手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
三月五日, 美國 國防部 次長柯伯吉在參議院聽證會被質疑近兩年對中國立場變軟。他說:「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防止中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