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不僅是口號,更是全球趨勢!林子倫: 台灣要更有想像力

能源議題牽涉到地球環保、產業轉型、碳權銷售、經濟發展,甚至地緣政治風險,俄烏戰爭中已經能看到依賴集中在少數國家的資源有多麼危險,面對這些國際層次的議題,台電邀請產業、政府的專家們,一同討論台灣目前遇到的困境,以及具體的解決方式,落實永續發展的信念。

台電昨天舉辦「能源轉型邁向淨零」論壇,為淨零的實現論出更具體的方向,包括再生能源如何克服阻礙、台電的任務,以及能源產業的未來。

這場論壇由聯合報副內容長王茂臻主持,並邀請多名重量級來賓暢談淨零議題,包括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秘書長陳郁屏、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針對能源轉型交換意見。

曾文生表示,在國際淨零趨勢下,台灣搶當「破風手」沒有效益,而是要讓全世界最有效率的減碳方式進來台灣。依照國際機構分析,要達到全球的淨零目標,再生能源發展是最重要的一環,他認為,台灣發展再生能源至今,在合法土地使用範圍內,目前還沒有出現本質上的衝突,雙方之間需要的是資訊通透、彼此理解、為對方妥協(包含生態、動物),也要多做儲能等措施,作為不可預測狀況的準備。

林子倫則說,淨零看來是「不可能的任務」,但這需要想像力,例如過去不同的電子產品如今濃縮成一支手機,又如社區電廠、智慧能源管理、AI再生能源發電量預測、太陽能衛星等,都是善用創新、打破框架的作法。

陳郁屏認為,能源轉型有「三難」,包括社會面的平價普及、環境面的淨零永續,以及系統面的能源安全,「能不能照顧好未來鄰居之間的關係、互相尊重、共創可能性」,是能源轉型社會面最重要的考題。氣象專家彭啟明表示,透過AI來提供能源相關的天氣預報,以太陽光電來說,一小時前的預測誤差已經不到百分之三。

不過,目前沒有一種預測可以預報到地區如此精準的結果,還有產業內努力解決問題。

相關新聞

Nvidia正陷入中美科技戰漩渦,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中國監管機構近日指控其違反《反壟斷法》,...
輝達(Nvidia)計劃斥資最高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投資OpenAI,協助其在美國建設用電規模至少10吉瓦(GW)...
 主計總處22日公布失業統計指出,8月失業率升至3.45%,創近12個月最高,而「工時不足就業者」12.1萬人也寫今年來新高,...
韓國總統李在明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若依照美方目前提出的條件進行3,500億美元投資,韓國恐面臨類似1997年金融風暴的危機。他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