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半導體在中美之間左右為難

韓國政府和企業正在因半導體領域的中美對立而日趨加深苦惱。美國試圖將韓國拉入新的半導體供應鏈的框架,中國則對韓國倒向美國進行有力牽制。從韓國來看,對中國出口占到半導體出口的6成,三星電子在中國擁有半導體工廠。目前局面是美國將迫使,前顧及中美雙方、維持平衡外交的韓國選邊站。
美國政府為了構建確保半導體供應鏈穩定的框架,正在協調籌備會議。獲得邀請的有在製造設備和材料技術上有優勢的日本、在最尖端品生産方面領先的台灣、以及擁有僅次於台灣産能的韓國。這是4個國家和地區的框架,在韓國被稱為「chip4」。
|
新聯盟的詳細情況仍未確定,但尋求將加快掌握半導體技術的中國排除在供應鏈之外的意圖明顯。美國自川普前政權時代起,一直維持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封殺。
美國政府8月通過了總計投入527億美元補貼,重振半導體國內生産的新法案。
不僅是本國企業,還打算今後與擁有半導體技術的台灣、韓國和日本展開合作,在美國國內建立生産基地。美國希望與亞洲企業一起,切斷技術流入中國的途徑。
面對這一呼籲感到糾結的是韓國。韓國長期在經濟層面重視與中國的關係、在安全保障層面依賴美國的「經中安美」作為基本方針。
在重視美韓同盟的尹錫悅政權顯示出參加意願的背景下,中國施加壓力。在8月的中韓外長會談中,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對韓國外長朴振表示,「中韓兩國應當堅持獨立自主,不受外界干擾」,進行了牽制。
|
SK收購了因特爾在中國大連的工廠 |
對韓國來説,中國是佔2021年進出口24%的最大貿易夥伴國,相當於屬於主要搖錢樹的半導體出口60%的768億美元來自中國。作為化學品和機械等主要産業的出口目的地,中國也擁有較高份額。如果中國實施提高關稅等制裁,韓國的支柱産業受到打擊的可能性很高。
韓國的企業也三緘其口。以三星電子為例,半導體存儲晶片産量的2成來自西安工廠。SK海力士除了無錫工廠(江蘇省)之外,2021年收購了美國英特爾的大連工廠(遼寧省),目前中國工廠佔半導體産量的4成。
韓國財界有聲音表示,「已經不是企業能處理的問題」。
SK的會長崔泰源7月訪問美國華盛頓,向美國總統拜登説明了現狀。韓國企業反覆向美韓政府提出請求,希望減輕對企業活動的影響。
|
美國總統訪問韓國時到三星半導體工廠考察(2022年5月) |
尹錫悅總統的重視美國的態度也出現動搖。8月以休假為由拒絕了與訪韓的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面對面會談。身在首爾市內的尹錫悅僅同意電話會談,被認為顧及到中國。
韓國政府不分保守與革新派,一直堅持顧及中美雙方臉色的外交態度。文在寅前政權重視與朝鮮的和解,加強了偏向中國的態度,但並未減少對美國的顧及。
由於中美對立的激化,韓國的「中美平衡外交」已迎來重大轉捩點。是否進入有關半導體的美國主導的新框架?尹錫悅政權將被迫做出左右韓國經濟未來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