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瞭望台〉社會主義下的社區 專家:台灣人只看見少部分的中國

共軍近期擾台,兩岸關係緊張,兩邊許多網民也相互敵對。前社團法人台灣社造聯盟理事長盧思岳參與第三場「中國細微觀察思沙龍」,對談「專制社會有『社區』嗎?—中國社區改造的曲折路」。盧思岳表示,鮮少有人看見「社會面的中國」,中國政府在社區營造上出力不少,兩岸可以透過「第三種民主」的社區營造多方交流,促進公益。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20日舉辦中國細微觀察第三場思沙龍「專制社會有『社區』嗎?—中國社區改造的曲折路」,邀請前社團法人台灣社造聯盟理事長盧思岳與談,並由前台北市文化局長鍾永豐主持。

兩岸趨勢 第三部門參與社會與社區

座談會上,長年投身兩社區發展交流授課的盧思岳也說,他之所以積極推動兩岸社區工作交流,是因為第一部門(政府)在政治面的交流,不是停滯對抗,就是基於各種顧慮爾虞我詐,不管哪一黨執政都是如此;第二部門(企業)在經濟面的交流,則早有許多台商投入;而第三部門(NGO/NPO)在社會面的交流,最沒有利益包袱,為照顧弱勢及解決問題而努力,是兩岸交流最重要的一條道路。

盧思岳表示,台灣有7747個村里、6943個社區發展協會;中國則有48.9萬個村委會、11.7萬個居委會,合計60.6萬個社區,在中國憲法上,社區是最基層的群眾性自治組織,不過在長年運作下,已經行政機關化,村委會、居委會成員都有工資補助,未來的目標就是強化作為自治組織的功能,推進社會減負增效,已陸續展開龐大的改造工程,但未來也難以去行政機關化。

根據最新統計,台灣的人民團體有7萬3314個,中國的民間社會組織則有約90萬個,其中最多的是民辦非企業(民非)。而2017年統計時,中國僅有約74萬個社會組織,5年內就增加16萬個,這還是在中國嚴格管理下的結果,因此兩岸的共同趨勢,就是第三部門的社會參與及社區治理。

打破迷思 維持善意看見彼此

盧思岳也提到,台灣人只看見半個中國,多數人只從媒體上看到中國的「政治面」,但其實不瞭解其政治體制;也有許多人從陸客、外貿、影視等地方,看到了「經濟面」的中國。但實際上,大多數台灣人沒有看到「社會面」的中國,不知道中國近10年來已經產生90萬個社會組織,即使長期住在中國的台商台幹,大多也對社會面的中國是一知半解,說台灣人只看見半個中國,還算是有點高估了,恐怕不到一半。

盧思岳說,「我反戰故我在」,作為左派他天生反戰,最爛的和平都比最正義的戰爭還好,應用最大努力去達到和平,台灣應好好認識到這件事情,沒有人會想要戰爭,在「制衡」上老百姓的力量還是很重要,不是領導人一顆按鈕就能決定世界,當然有可能會發生誤判,所以因此才更要談論和平。在正常體制下當然要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的可能,雙方都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盧思岳說,當他在中國社區看到照顧老人和流浪兒童時,他的心裡也同樣的感動,就和他自己在台灣做的事情一樣,所以創造善意才能讓兩岸人民彼此看見,不要看到中國就想到共產黨的嘴臉,應先促進基層社會的認識。

 

相關新聞

總統當選人 賴清德 即將在5月20日就職,新 內閣 人事先後陸續已公布5波,賴清德今天親自公布國安首長人事布局,率領準國防部長顧立雄、...
缺電危機引發社會關注,繼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呼籲「 核能 不是人類公敵」, 國民黨 立委與學者專家昨天宣布,將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
當沖降稅的第二次延長將於年底到期,第三次延長的呼聲已起,甚至有單位鼓吹當沖降稅的「常態化」、永久釋出租稅優惠,從此沒有到期煩惱。...
 兩岸開放觀光出現轉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稍早於「馬習二會」上釋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善意後,大陸國台辦24日指出,陸方將採取積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