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籲國防應增至4800億因應中共威脅 政院可望成長预算4.2%

軍事學者蘇紫雲指出,我國的國防預算合理應該達到四千八百億元規模。行政院長蘇貞昌率政院主計長朱澤民向蔡英文總統報告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據悉,中國以軍事演習威脅台灣,兩岸局勢嚴峻,國防部積極爭取國防預算下,將儘量滿足軍方需求,明年度國防預算可望成長四.二%左右。

 

中國對台軍事威脅增加,台灣今年度國防部法定預算約為三七四○億元,明年度增加約一五四億元、成長四.二%左右。對此,軍事學者蘇紫雲昨受訪指出,我國的國防預算合理應該達到四千八百億元規模,但考量預算分配與財政負擔的情況,目前傳出的國防預算增長幅度是可期待的。退役中將張延廷則認為,目前國防預算僅佔GDP(國內生產毛額)二.三%左右,即便明年增加一五四億元,國防預算和GDP三%仍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目前僅佔GDP2.3%

國防預算可分為人員維持費、作業維持費、軍事投資三大塊,在政府推動募兵制情況下,人員維持費佔國防預算四成五左右;若以去年為例,國防預算原先編列三七二六億元,其中人員維持費為一七○八億餘元,作業維持費、軍事投資金額分別為一○六九億餘元及九四九億餘元。

而因應共軍加大對台襲擾,攸關軍備妥善的「作業維持費」也是自二○○九年後,再度突破一千億元大關。

張延廷昨受訪指出,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日前建議,台灣國防預算應佔GDP三.二%,但台灣目前的國防預算僅佔GDP二.三%左右(含當年度軍購特別預算及基金預算),即便明年增加約一五四億元,和GDP三%仍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作業維持費要更多

在空軍副司令任內督管後勤業務的張延廷說,共軍對台壓力,「今年比去年增加,明年又會比今年增加」,後勤壓力會越來越大,而國軍自一九九○年代開始整建的二代兵力,也進入中壽期階段,所需要的作業維持費也更多,就像新車前幾年都不太需要更換零件,但車子開了十年之後,就需要更多的維修費用。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目前財政情況若無法將國防預算一步到位達到四千八百億元的理想規模,目前的增幅應可讓作業維持費提升,這也是目前國防預算最大的破口,因為作業維持費與軍備妥善率息息相關,而購買新軍備的「軍事投資」可以再另外用特別預算補充。

張延廷說,國防預算編製時,應未考量八月中共軍演所造成的台海局勢變化,當中國對台威脅提高,台海防衛作戰的戰略理當要有所調整,國防預算也應有同等的增加以因應威脅。

相關新聞

業者喊冤,已委請美律師向CBP申訴、爭取撤銷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24日宣布,對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集團發出暫扣令,即日生效。...
 強烈颱風樺加沙雖未直撲花蓮,但外圍氣流帶來豪大雨,造成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午後溢堤,黑褐色洪水宛若海嘯般,...
 主計總處22日公布失業統計指出,8月失業率升至3.45%,創近12個月最高,而「工時不足就業者」12.1萬人也寫今年來新高,...
「重慶台灣周-兩岸訊息通訊合作發展研討會」於本(9)月 16 日舉行,中、台雙方皆表示,兩岸就「汽車產業」網聯化、電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