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表「對台白皮書」 學者憂底線已畫出

中國10日發布第三份發表對台白皮書,引起各界關注。根據學者分析,因兩岸關係面臨重大嚴峻挑戰,中國當局必須要對內、對台、對外表達自身堅定立場。白皮書內容透露要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即加大反對外部勢力的力量。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11日回應,對台白皮書凸顯中國妄圖以武力侵犯台灣野心,也印證中國長期僵化的對台工作侷限。

「不派解放軍駐台」遭刪除   埋隱憂

中國政府自1993年8月及2000年2月發表《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後,於2022年8月再度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新版《白皮書》首次將「九二共識」寫入,前兩次提及的「不派軍隊和行政人員駐台」則沒有出現。

2022年版《白皮書》在「爭取和平統一」及「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相關解釋中提到,「願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做出的最後選擇等。

學者:中方揭示底線 對內對外堅定立場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表示,1993年發表白皮書的背景,是當年5月台灣積極參與聯合國,並透過友邦提出議案;2000年的發表背景,則是前總統李登輝發表「兩國論」。

2022年的白皮書選擇在美國眾議院院長裴洛西訪台,「二十大」前發表,有相當大一部分,是要回應大陸內部對台海議題的看法,要有所交代。另一方面,也對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日本表達堅定立場,因為這些國家在「一中」問題上,存在跟北京不全然相同的期待。「對內有所交代、對外堅定表達立場,然後對台明確底線」。

根據外媒報導,「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中,有關大陸對於兩岸統一後的對台方案,已撤回過去強調,不會派遣軍隊或行政人員到台灣的承諾,這代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決定,給予台灣比之前更少的自治權。

台灣重申主權在民 稱中方「國際麻煩的製造者」

台灣方面,陸委會回應強硬,該白皮書只是為了在中國「二十大」前對內交代,所內容陳述已違反國際法及兩岸事實促統舊調,更痛斥文章論述「一廂情願、罔顧事實」,誆稱統一後發展前景,對侵犯臺灣主權的粗暴行徑推諉其過。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11日也回應,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國家,台灣的主權屬於台灣全體2,350萬人民。也只有台灣人民,才能決定台灣的未來;我方絕不接受中國專制政權所先設定的兩岸終局,還想要強迫台灣人民接受。

歐江安表示,從近日中國藉機窮兵黷武、無端製造危機的行為印證,中國才是製造「國際麻煩的製造者」(international trouble maker),造成區域動盪的問題根源。我國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併吞、維護自由民主制度絕不退讓。我方正告北京當局立即停止對台灣的武力威脅與散布虛假陳述,切勿低估台灣政府與人民保家衛國、捍衛家園的決心與能力。

 

相關新聞

行政院會拍板「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主軸為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韌性。行政院長卓榮泰說,...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行政院長卓榮泰核定88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不僅調整工業部門貿易融資利息減碼措施,擴大受惠企業家數、...
面對國家動盪變局,國民黨、民眾黨22日舉行在野領袖峰會,兩黨黨主席合體商談國事。國民黨主席 朱立倫 也帶來國民黨15個縣市首長,...
根據全球主要機構的最新經濟預測,全球經濟前景出現下滑趨勢。IMF一月預測全球經濟成長率今明兩年為3.3%,但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