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團體:綠電應按產業需求合理分配

                                                              擔心買不到被加徵碳費,大幅增加成本

國發會16日指出,有關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圖的規劃,兩周內將在北、中、南和七大工商團體進行六場交流,業界建議政府應研議綠電依不同產業需求合理分配,國內碳費徵收可向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申請抵減以避免雙重課稅,並建置可與國際連結碳權交易機制等六項建言。政府則希望業者在製程改善上,以燃氣替代燃煤,並多發展循環經濟。

16日座談會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經長王美花共同主持,針對穩定供電及對綠電的需求,碳費的規劃提出說明。國發會指出,淨零排碳路徑規畫,是以平均每年電力需求成長2%加減0.5%的情境為基礎,並由排碳大戶、國營事業帶頭,逐步推動。

有鑑目前市場綠電憑證幾乎由護國神山台積電包下,業者擔心因買不到綠電,會被加徵碳費而大幅增加成本,因此有與會代表建議:政府應更鼓勵業者設置再生能源裝置、研議綠電依不同產業需求合理分配、輔導業者建立碳盤查能力、建構外部查驗機構驗證能量且確保查證結果可被國際認可、國內碳費徵收可向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申請抵減,避免雙重課稅、建置可與國際連結的碳權交易機制等。

另與會人士透露,工業界認同2050年淨零碳排,但憂心供電穩定與綠能是否能滿足需求。在供電穩定上,經濟部保證「新增的是大於除役的」,不用擔心供電穩定問題。在綠能上,經濟部說,太陽光電今年會再新增3GW以上,預計還會有四個離岸風場趕上進度完工,2025後持續每年增加綠能建設。

環保署則指出,從現在至2050年能源端減碳會先開始走向低碳,中間會有低碳、混燒、運用氨與氫的過渡期,到2050年時,會開始大量運用再生能源,使用比目前比例低的燃氣,亦即低於四成,且會讓光、風電再生能源最大化,另也會投入地熱、海洋能等再生能源研究。

2050淨零排放重要政策方向<br />
https://cteecors.azureedge.net/wp-content/uploads/2022/03/16/16-02609-00..." />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